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7月5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成都组织召开“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邀请多位来自能源电力、储能电池与消防安全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对该成果进行综合评审。
本次会议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陈维荣、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及智能电力委员会会长应光伟、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技术总监余华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质量技术部部长赵成刚、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麟、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主任李佳担任评审专家。会议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郁济敏主持。
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致欢迎辞。他表示,由研究院和孵化公司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技术”,为破解储能电池安全、成本、环保的行业痛点提供了可行方案。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助力成果加快走向规模化应用。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永翀以及研发团队对成果进行全面汇报。
评价委员会专家先后考察了电池示范产线,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通过创新设计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在热失控防护方面的局限性,能够有效预防并阻止电池发生热失控,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高登赛能源集团、国润能源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以及来自成都市天府新区、高新区、新津区等相关单位代表参会。
技术介绍和应用场景
“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技术”是采用多孔超厚电极的大容量储能专用锂离子电池,电池壳体设有管道接口与外部的安全系统连接。在短路或其他滥用状况下,安全剂可自动注入电池内部,快速降温、稀释和改性电解液,有效抑制电化学反应,阻断热失控链条,从源头杜绝电池燃烧和爆炸风险,有效解决了现有锂电储能在安全、成本、环保等方面的行业痛点,具有本征安全、延寿降本和绿色回收的颠覆性技术特点,特别适用于大容量型长时储能市场,比如用户侧储能、高安全长寿命要求的数据中心储能,以及大容量站房建筑式储能等场景。
目前,成果已获国际国内授权专利130余项,入选科技部“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荣获英国皇家工程院“牛顿基金创新突破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巴黎国际发明展金奖、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优异项目奖,并被列入“2025年中关村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已与国内多家单位签订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示范电站项目,并与韩国和中东地区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开拓产品技术的国际市场,服务全球碳中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