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获悉,由国网山东电科院参与编写的IEC国际标准《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原则》已于日前发布实施,该标准可为全球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填补了国际标准在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领域的技术空白。
《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原则》是由我国牵头制定、同时发布实施的电力储能系统3项国际标准之一,另外两项分别为《电力储能系统运行性能测试》《电池故障的环境影响评估》。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储能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与促进新能源消纳水平的关键支撑技术,对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储能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120)共发布国际标准17项,其中由我国牵头完成6项,在全球电力储能国际标准化领域处于领跑地位。
上述3项国际标准充分考虑了电力储能系统的应用需求,分别明确了电力储能系统的运行性能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电池系统的故障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工程案例及设计要求,将成为全球制造商、用户及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系统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储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对于提高电力储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电化学储能电站首个通用性设计规范,《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原则》国际标准针对行业内长期缺乏系统性设计导则的现状,广泛收集并分析全球典型电化学储能工程案例,构建了涵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12个典型设计方案的案例库,系统梳理了电网接入方式、电池类型、变流器拓扑等核心技术参数,提出了涵盖系统集成、安全设计等全环节的标准化设计导则。
作为该标准主要参与编制单位,自2022年9月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国网山东电科院多次调研省内外典型电化学储能工程,联合发电企业、科研及设计单位深入开展案例分析及编写、国内外政策研究等工作,得到了牵头单位和工作组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国网山东电科院聚焦储能技术发展,依托省内储能政策完善、装机容量大、类型齐全特色优势,在电力储能标准领域积极发声,贡献山东方案,先后参与编写发布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3项,并依托电力储能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国际标准预研,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