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期,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出圈。比赛点燃文旅消费热情,叠加高温天气,江苏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5月10日联赛开赛至6月30日,全省服务业量同比增长9.7%,其中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用电量同比增长9.9%。7月1日,常州供电公司发布“绿电助苏超”大规模车网互动(V2G)活动计划,邀请前来观赛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在7月中旬比赛日晚间,参与晚高峰时段车网互动。该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霍政界介绍:“根据活动计划,比赛日当天我们将引导参赛球队新能源大巴、球迷的新能源汽车参与错峰充电、向电网放电,削减电网高峰负荷,缓解电网压力。”
在政策支持下,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迎来新进展。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9个城市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被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
什么是车网互动?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充当移动“充电宝”,与电网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方式,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建设,加强车网互动技术攻关,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发挥车网互动在绿电消纳和电力保供中的作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车网互动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张晶打了一个比方:“车网互动中,电网好比‘能量银行’,新能源汽车好比‘储户’。在用电高峰时,新能源汽车可以‘存款’——有序充电甚至向电网放电,并获得峰谷电价差收益;在需要充电时,新能源汽车再从电网‘取款’,即进行充电。”对车主来说,参与车网互动可以带来经济收益、降低充电成本;对电网来说,在迎峰度夏期间开展大规模的车网互动,有助于高温天气下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车网互动的能量能有多大?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同比增长53.8%,占汽车总量的8.9%;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根据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1亿辆。清华大学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胡泽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辆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平均容量60千瓦时计算,1亿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总容量高达60亿千瓦时。从电网规划运行的角度来看,大规模无序充电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但如果将其视为巨大的储能资源,反而能增强电网的灵活性,有助于提升电网的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维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如何利用好这一移动“充电宝”,将海量、分散的新能源汽车聚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呢?
从硬件上来看,目前市场上新型充电桩多已具备柔性调控功能,可根据电网负荷情况灵活调整功率。软件方面,虚拟电厂、车网互动数据监控平台、电网数字化调度平台就像“电力管家”,能为能源聚合的智能监测和协调优化提供帮助。
胡泽春告诉记者,试点名单中的项目覆盖充换电站、社区私人充电桩、重卡、车船网等多元场景,能够让各城市充分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差异化的车网互动规模化推广道路,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落地应用打好基础。
“此次试点是车网互动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周丽波认为,通过试点,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协作,进一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车网互动商业模式、技术方案、标准体系、政策保障等。
在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少行业主体加快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示范应用。
7月1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员工开展了车网互动公共服务平台2.0版本上线前的数据联调测试工作。自上海入选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以来,国网上海电力加快推进平台功能升级。“未来,我们可以在平台上看到上海全市及各局部区域的车网互动资源,知道这些资源分散在哪、分别能为电网提供多少可调节潜力。”国网上海电力营销服务中心智慧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俞倩雯介绍,目前上海已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充换电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市场的路径,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充换电资源最大响应负荷超17万千瓦,展现了车网互动的价值。
一些车企也捕捉到车网互动领域的巨大潜力,并积极探索实践。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广域电网事业部负责人胡伟峰介绍,该企业目前已在北京通州的宋庄地区投运蔚来第三代双向换电站,探索双向换电站在台区配电网动态支撑与电压治理中的应用。
虽然车网融合的发展逐渐升温,但车网互动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车网互动规模化落地应用在商业模式、市场机制、技术标准规范、用户意愿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堵点。
“针对现有问题,需要政府、电网企业、车企和研究机构等多方联合起来,建立车网互动技术路径和标准,加强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数据的互联互通,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透明、公正的结算机制。”周丽波告诉记者,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有助于解决车网互动的关键问题,推动车网互动向规模化、规范化、商业化可持续发展。
电网迎峰度夏,车网互动潜力可期。未来,随着车网互动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完善,充电网络将更智慧,用户充电将更便捷,车网互动能力不断增强、深度参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调节,车轮上的“充电宝”将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