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初夏的秦岭东麓、洛水河畔,光伏电站、风电站星罗棋布。位于这里的河南省洛宁县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之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由“风光”转化的绿电占全县年发电量的98%以上,通过各级电网安全稳定传输,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需求。
进入“十四五”以来,传统能源生产消费大省河南深入践行“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占比。
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为助推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围绕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实践、试点示范,服务新能源发电并得上、送得出、落得下。
“针对这两年豫西地区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新形势,我们以提升效率为核心,推行‘一站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模式,做好主动对接、现场验收、计划申报等关键节点工作,开展电网潮流仿真推演、短路电流计算分析,量身定制最优接入方案。项目初验收通过率同比提升70%,计划申报时间同比缩短2个工作日。”洛阳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专责平静洋介绍。
在“一站式”并网等服务模式的推动下,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应并尽并、能并快并”。今年上半年,洛阳地区15座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新能源电站集中并网发电。截至5月底,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910万千瓦,新能源历史性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50.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新能源让中原大地绿意渐浓,但其出力波动性和大规模、高比例并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电量高效消纳带来挑战。国网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国栋介绍,该公司积极研究新能源电源并网后的电量消纳问题和对局部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研判电力供需平衡形势,持续提升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水平,综合采取优化外电入豫电力电量、协调煤电机组最低功率运行等超常规举措,同时组织新能源富余电力参与周边省份省间现货日前市场交易,保障新能源机组出力。
河南电网位于全国联网的重要位置,电量省间互济条件优越。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密切跟踪春秋季新能源大发形势,与多个送端省份协商优化省间送电曲线。上半年,该中心拓展省内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230万千瓦,多消纳新能源电量38亿千瓦时。
坚强电网是保障新能源电力送出和电量消纳的关键。近年来,河南电网发展步伐加快,新能源电量消纳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2024年4月投运的500千伏豫西至豫中电网优化系列工程,为豫西369万千瓦新能源电力外送再添“高速路”。
2024年,河南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达101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3.4%,较“十三五”末提升14.5个百分点。今年2月,全省新能源出力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3月,全省新能源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5月,全省新能源日发电量首次超5亿千瓦时;7月3日,全省新能源发电出力再创新高,达3846.4万千瓦。
今年截至目前,河南新能源保持97%的较高利用率,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实际完成值在华中、华东地区各省份中位于前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不断增长。
前不久,新安县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造中心副主任王利冬告诉平静洋,去年供电公司服务该企业建设的590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运行平稳。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企业每月减排二氧化碳400余吨、节省生产成本近20万元。“生产环节‘含绿量’的提升也成为我们开拓俄罗斯、印度等海外市场的新优势。”王利冬说。
河南屋顶资源丰富,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条件优越。进入“十四五”以来,河南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如今全省791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装机中,以分布式光伏为主体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50%。
2023年10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国网河南电力试点建设应用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配合政府部门建立承载力定期评估发布机制。“平台上线以来得到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支撑政府部门及时发布分布式光伏供需形势,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发。”国网河南电力发展策划部配网处负责人董智说。
当前,国网河南电力还通过光伏台区高速通信模块升级、380伏并网光伏加装专用开关等举措,实现户用光伏15分钟级“可观可测”和“刚性可控”;结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这些技术手段在保障新能源电量有效消纳的同时,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助力分布式光伏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