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氢储能 返回

浙江首套重型机械专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投用

作者:孔玉叶 戴佳轶 陈鹏军 王雯 来源:中国环境APP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外形酷似白色集装箱,吃下氢气,吐出电能,为港口的重型机械提供源源动力,这样的“氢能心脏”你见过吗?近日,浙江省首套重型机械专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在嘉兴港乍浦港区通过使用试验正式上岗,开启“吃氢吐电”的硬核打工模式。

这颗“氢能心脏”动力十足、耐力持久。它由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与浙江联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齐了储能、发电、变电三大技能,可以提供220伏、380伏、440伏三种电流,不管是小手机,还是几十吨的大吊机,都能用。

“别看它只比20尺的集装箱大一点,但一次吃饱氢气,能让一台40.6吨的旋转吊机连轴转4天。”联合氢能技术负责人徐科炬说。整体系统装有两套180千瓦的燃料电池机组,外加58公斤的储氢包,能适应各种环境,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或50摄氏度的高温中,皆可稳定运行,哪怕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也依旧能稳稳“跳动”。

为啥要给港口安上这颗特殊的“心脏”?原来,传统港口机械主要依赖燃油发电机发电,存在碳排放高、噪声大等痛点。而这套设备运行起来只呼出水和热气,全程零碳排放,单台设备年减排量可达50吨。据介绍,氢燃料电池发电效率在45%—55%,比柴油发电效率提高50%以上。与纯电方案相比,有效解决了高功率段设备持续供能的难题,也更环保。

在嘉兴港乍浦港区,徐科炬按下通电按钮,“氢能心脏”立刻苏醒,开始给重型机械运输电力。但现场却十分安静,没有噪声,也没有像传统柴油设备运行时释放出的刺鼻油烟味。徐科炬表示,针对港口高湿度、高盐雾环境,设备外壳采用了接近国家最高标准的C4级防腐涂层,内部密集排列着40个强力风扇,实时进行通风除湿,系统还备齐了防火、防水、防触电等安防配置,好比穿上了全套“金钟罩”。若智能监测系统检测到氢气泄漏,能瞬间切断阀门并启动最大功率排风。

“在这样强通风的环境下,即使有氢气泄漏,也难以聚集达到可点燃浓度。”徐科炬解释道。

嘉兴港区的绿色变革可不止一颗“心”。港口上,一辆辆白、蓝、绿涂装的氢能集卡车满载集装箱,在堆场与码头间轻快穿梭。这些“大块头”加注一次氢气可连续奔跑48小时,较柴油车节省15%的燃料成本,目前港口已投用100辆49吨级氢能集卡车,年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约6000吨。

嘉兴港区的绿色版图还在扩张。依托区域内27家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到应用的产业链企业,这里已形成具备成本优势和大规模供应能力的氢气网络。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首条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专线也将织就“氢”网,串联起碳中和物流的黄金水道。下一步,港区将拓宽港口直达企业的“氢干线”货运通道,持续增加氢能机械的种类和吨位覆盖,在长三角打造一条氢能运输示范环线和一个零碳物流园区。

分享到:

关键字:氢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