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派能科技: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能量”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派能科技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派能科技获浦东新区首批“出海企业总部”称号,引起媒体关注。《浦东时报》报道了派能科技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获“浦东发布”“浦东观察”等媒体转发。报道聚焦派能科技扎根浦东张江16年,如何凭借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在全球市场走出独特道路,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标杆。

派能科技从张江起步,成长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重要力量。在浦东新区全方位赋能下,派能科技秉持“中国技术、人才服务全球”理念,持续向世界输出“中国能量”。

以下内容转载自《浦东时报》

在全球储能市场竞争中,派能科技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与不懈的创新努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16载深耕储能,从张江实验室迈向全球能源舞台,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典范。

海外销售额

登上全球户用储能市场之巅

2009年,几位中兴通讯老将怀揣着国际化视野在张江创立了派能科技,并在2011年叩开了东南亚及非洲基站的通讯备电市场大门。当7至8倍于现价的锂电成本与薄弱的运维条件让初期业务发展平平,2013年的澳洲光伏调研之行成为派能科技创立以来的一次重大转折。

海外电价贵、波动大,为储能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当时国外很多地方电价比国内贵,比如欧洲一度电高达0.4欧元,澳洲一度电高达0.6澳币,从储能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是优先选择海外电价贵、波动大的地方开始做。”派能科技副总裁、海外业务负责人宋劲鹏回忆道。

派能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澳洲市场的储能需求,并迅速推动公司从通讯备电业务向新能源储能领域华丽转身。宋劲鹏举例说,原先澳洲一个中产家庭一年用4000度电左右,通过派能的技术可以节省1000多度电,相当于一年节约500至600澳币。

此后,派能在海外储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首年海外销售额仅几百万元,2022年登顶全球户用储能市场,超越LG与特斯拉,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储能市场竞争的典范。

2025年3月,派能科技位于意大利的工厂正式投产,以合资控股模式实现“技术、品牌、产品”全自主的本地生产与销售,成为中国储能企业欧洲本土化的标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地位。


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持续深化全球布局

深耕储能行业16年来,派能科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储能设备的需求。比如,近年来面对各国储能设备室外安装的新规,派能突破-20℃至55℃的宽温域运行技术,使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753项(当年新增277项),在电芯、PACK、电池管理系统、软件算法等关键技术领域均有核心专利。


凭借技术实力,派能科技在多年前就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储能系统2PfG 2511和VDE-AR-E 2510-50双标准认证的企业,也是首个完成全球最严苛标准认证的储能企业。如今,派能科技的产品认证已覆盖全球,为其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3年产品进入澳欧市场以来,派能以上海为总部,江苏、安徽为主要研发制造中心,持续深化全球布局,业务版图已覆盖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8家分支机构,并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设立全球服务中心,以本地化服务体系保障快速响应需求。

在客户群体方面,除传统市场外,亚非拉客户数量明显增加,近两年来亚非市场营收大幅上涨。


“欧洲市场更多的是解决一个电价贵、电价差的问题,但非洲是还有好几亿人处于缺电状态,随着我们产能的提升,我们也要更多地去服务这些人群,去解决他们从无到有的用电需求。一个小型的折叠光伏板,再加一块电池,就可以解决晚上点灯的问题,这个市场其实也很大。”宋劲鹏表示。

浦东全方位政策护航

企业出海引擎添动力

“让储能服务亿万大众”是派能科技的愿景。从电芯到系统,从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到源网侧储能,从硬件设备到软件支撑、运营服务,这家持续投入研发技术的企业,已经形成了储能领域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并累计向海外市场发货超200万套,成为中国储能出海企业的代表。


在派能的出海进程中,浦东新区的政策扶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海外投资方面,派能科技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孙公司时,需要办理国内ODI(境外直接投资)审批备案,浦东新区给予辅导和支持,帮助企业快速厘清流程和材料要求,“一对一”辅导,加速了企业海外布局的进程。

在人才吸引与落户方面,派能科技所处的电化学与电子电力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迫切。浦东新区积极推动人才引进快速落户政策,仅2024年就助力派能科技28名技术人才快速落户,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13人完成落户。

在产业空间保障上,派能科技在高速发展期曾面临办公场地分散、空间不足的困境,张江、康桥、嘉定多地办公造成资源协调与日常运营成本极高。在浦东新区的政策支持下,建筑总面积逾5万平方米的派能科技总部基地从2021年完成园区批复到2024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彻底解决了“三地分散办公”的运营痛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双极驱动

向世界输出“中国能量”

近年来,派能科技业务结构显著优化,户用储能市场占比下降,工商业储能占比提升,下一步派能科技将进一步拓展源网侧储能。宋劲鹏认为,全球视角下,源网侧储能最大市场集中于中美。在中国“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新能源装机量全球遥遥领先,西北光伏与风电资源和东部制造能力的地域落差将催生巨量储能需求。他表示,作为中国企业,派能科技坚定看好国内储能市场的前景。

2025年6月,特斯拉宣布投资40亿元在临港建设储能超级工厂。“这既是对中国制造能力的认可,也会加速中国储能行业的成熟。特斯拉的入局如同‘鲶鱼效应’,将推动中国储能行业从生产过剩的维度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维度升级。派能科技作为国际化企业,早已准备好迎接这场‘超维竞争’。”宋劲鹏说道。

短短20年不到,这家用“中国技术、中国人才、中国管理”,用“当地资源服务当地客户”的中国跨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精耕电价差红利,在亚非拉以“跨代技术”解决用电刚需,未来还将在国内依托西部源网侧储能与东南工商储能的“双极战略”,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能量”。

分享到:

关键字:派能科技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