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23年开始,南方电网公司试点建设近零碳示范区,通过创新电力零碳运营和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南方电网公司首个抽水蓄能电站近零碳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南网储能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简称“海蓄电站”)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深入挖掘电站运营过程中节能降碳重点、难点问题,立项实施科技项目、职创项目,抓住机遇培育绿能优势,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南网抽蓄特色的近零碳实施路径,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发展。
发挥蓄能优势 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目前,我国碳排放中的80%都来自能源,要减少碳排放,如何发展清洁能源是关键。海南“风光”资源丰富,这些绿电供给源源不断,如何才能让这些不稳定的绿电“发得出”,“供得上”,还要“用得好”?
作为海南岛上唯一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海蓄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10.02亿千瓦时,可为海南节省火电标煤耗16.31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7万吨。
抽水蓄能电站是在夜间用电低谷时,用电将山下水库的水抽到山上储能,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保供,相当于一个超级“充电宝”。2025年上半年,海蓄电站3台机组累计启动达3426次,同比增长71.04%。通过“一发一抽”调节峰谷电力,累计发电量超过21亿千瓦时,累计抽水消纳多余电量超过26亿千瓦时,累计节约海南电力系统火电标煤耗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约170万吨,服务保障海南及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此外,为了配合海南近年来成倍增长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消纳,海蓄电站机组的运行方式已从传统的夜间抽水、日间发电模式转变为日间抽水支持新能源消纳。据统计,海蓄电站近三年的启动次数、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8%、56%。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启动19次,单日最高启动次数更是达到惊人的34次,创下国内同类电站运行强度新纪录。同时,电站发电量达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1%;抽水消纳低谷电量为4.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7%,为新能源电力的有效消纳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海南2025年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电量比重分别达到85%、75%左右,海蓄电站将以其绿色高效的调峰性能,进一步助力海南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四维降碳”发力 树立节能降碳典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海蓄电站以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写照。海蓄电站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全面推动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以“四维降碳、新能源+”为主题,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优化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加装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性地推进电站降碳,让“绿色、循环、零碳、高效”成为电站的闪耀“标签”。
楼宇能源绿色化。在海蓄电站实训室屋顶、仓库屋面采用BIPV方式安装0.62兆瓦分布式光伏装置并投运发电,年发电量达到80万千瓦时,完全满足用电量需求;在办公楼加装照明声光控制和空调定时自动关机模块,拓展办公节能空间。对海蓄电站400伏营地配电备自投装置进行改造,实现电站办公生活用电不受厂用电倒换影响,全年不停电。通过分布式光伏供电和办公节能措施,2024年12月,电站办公楼率先实现零碳目标。为此,海蓄电站获得检测认证机构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弃水发电绿色化。利用海蓄电站保安备用电源和10千伏输电线路构建微电网,结合年度水库调度运用计划,研究制定保安备用电源运行策略,调整水库调度运用计划中关于保安备用电源调用条件以及库容调节的范围,满足保安备用电源长期小流量发电的流量需求,提升弃水利用率,实现汛期电站办公楼和综合楼用电“近零碳”目标。在保留保安备用接入方式基础上,将保安备用电源接入10千伏地区电网,以充分利用弃水发电。2024年汛期发电量达到90万千瓦时,为地区供应了清洁能源。
交通出行绿色化。海蓄电站2023-2024年新采购3辆新能源生产用车,并安装2个120千瓦快速充电桩,为电站员工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助力生产、生活用车碳减排。2024年生产用车比2023年减少汽油消耗量达2132升。2023年,海蓄电站获“海南省节能降碳先进单位”、“海南省节能降碳贡献奖”。海蓄公司被授予“全国水电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水土保持示工程”、“母亲河绿色贡献奖”等绿色低碳方面的荣誉称号。
运营管理绿色化。海蓄电站紧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实施生态景观融合、“果树+花海”植树活动、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等各种扩绿控排措施,有效碳汇能力,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另外,运用电能管理系统用电监测功能,开展用能监测和用电趋势分析,找出异常用电具体原因并采取降耗措施。通过实施生产区域照明智能控制改造和通风空调运行方式优化,每年节能40万千瓦时。
生态环保先行 贡献美丽中国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海蓄电站在建设中实施“环保前置”,探路中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绿色标准”。电站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探索应用太阳能技术和墙体、窗户的隔热保温性能等绿色技术。海蓄电站借助水库风景,建成工程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旅游胜地,更好地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自贸港建设。该电站获评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据介绍,电站将工区开挖边坡喷混凝土优化为植物复绿,累计完成开挖边坡绿化约50万平方米,场内公路边坡植草绿化比例达95%以上,最大程度减轻了工程施工对原生态景观的破坏;采用减少溢洪道明挖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案,将上水库岸坡开敞式溢洪道优化为与导流洞结合布置的竖井式溢洪道,减少开挖7320立方米;通过优化临时建设施工规划布置,减少工程占地,避免了对原生态环境的扰动及破坏。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不仅是在景观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珍稀动植物保护更是被摆在了首要位置。电站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逐一进行编号、挂牌、标记和备案,对受工程施工和水库淹没的9类70多种国家级、省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了移栽。
“水清岸绿白鹭飞”是对海蓄电站环境最为贴切的形容。为了将电站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电站所有的景观设计始终坚持“去工业化”原则,办公及生活区建筑均不超过5层,且建筑顶部采用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的天蓝色设计。下库人行便道、文化长廊、凉亭、路灯、闸门井、观测室等均采用了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设计方式,力求做到“能绿化不硬化”,有效避免工业金属与山林环境间格格不入的现象。如今置身于琼中电站,道路两侧草木丰茂,绿意盎然,远处山间云雾缭绕,猿啼鸟鸣,真正实现了工程平地起,人在绿中行。
矢志不渝行正路,绿色筑梦为坦途。海蓄电站作为海南自贸港清洁能源岛建设的重要支撑,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公司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海南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