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市场>华东储能市场 返回

浙江推动新型储能建设 电力保供答“高分”

作者:张正华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

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续加深人们对电力不可或缺性的认知。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的炙烤尚且记忆犹新,2024年50多天35℃以上高温天亦仿佛昨日。近几年,长三角都是夏季全国电力需求最旺盛地区之一,浙江又是长三角人均用电量最大的省份。因而,每年迎峰度夏对浙江能源电力行业而言,都是一次大考。

基础负荷与调温负荷快速增长

当盛夏与用电高峰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温对用电需求的影响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24年夏季,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23亿千瓦。其中,以工农业生产为主的基础负荷约为7000万—8000万千瓦,用于降温的调温负荷最大时超过4600万千瓦。

“7000万至8000万千瓦基础负荷主要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相对稳定。调温负荷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连续数日38℃以上天气,就可能推高调温负荷至峰值。”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副处长沈绍斐介绍,“浙江调温负荷带动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一年中的峰值。”

从已公布的经济数据和气象预测看,今年浙江基础负荷、调温负荷都将迎来快速增长。

开年以来,浙江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奠定今夏浙江用电需求增长总基调。一季度,浙江全省GDP达到2.23万亿元,同比增长6.0%。同期全社会用电量1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增速稳居经济大省前列。

随着6月30日正式出梅,今夏浙江“出梅时间早、高温天气多”的预测已兑现一半。气象部门预测今夏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高温过程偏多偏强,并伴随阶段性40℃以上极端高温热浪,直接推高用电需求。国网浙江电力预测今夏浙江调温负荷最高或达4900万千瓦。如高温进一步肆虐,调温负荷极有可能进一步突破极值。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用电量1578千瓦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

四大举措力保“四稳”

当前,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影响进一步加深。中央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作为经济、外贸大省,浙江抵御外贸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对中国经济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扎实做好电力“绿保稳”,全力支撑经济“稳进立”,服务浙江“经济大省挑大梁”。

据国网浙江电力预测,今夏浙江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3亿千瓦,同比增长7.8%。

面对“四稳”要求、浙江“经济大省挑大梁”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对供电服务提出的期许,浙江提出在能源电力领域,以四大举措支撑保障“四稳”。

增加供给是根本举措。今年以来,浙江持续加快电源建设,前5个月累计新并网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有望增加高峰时段供电能力500万千瓦,并新投产3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外来电方面,国网浙江电力通过中长期协议确定最大外购电力4000万千瓦,较去年增加100万千瓦。浙江还每日在省间现货交易市场上“动作不断”,千方百计“扫货”低价电力电量。今年以来已累计购入电量超60亿千瓦时,市场占比超40%。

电网建设是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浙江电网建设进程和力度进一步加快,全年计划电网投资468亿元,为国家电网经营区最高。截至6月14日,浙江迎峰度夏重大电网建设工程已全部投运,累计完成500千伏潘村输变电工程等9项超高压工程建设,投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187千米、变电容量1539万千伏安,支撑全省新增火电300万千瓦、风光储1250万千瓦以上,全面提升杭州西南、宁波中北等七大区域供电能力。

负荷管理是兜底举措。负荷侧管理成为浙江应对用电高峰有效之举,目前已建立1300余个“政府+供电”微网格,并按照梯级序列,组织虚拟电厂、移峰填谷等一揽子举措,所有资源均为市场化、柔性化调动,引导用电企业合理调整用电时间,在不影响经济发展前提下,确保电力供应。浙江还推动虚拟电厂建设,聚合分散负荷,已储备集中检修109.7万千瓦,移峰填谷370.1万千瓦,空调管理200万千瓦,构建起灵活高效的多类型资源协同调用方式。

储能资源是灵活举措。近年来,浙江积极规划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打造“华东抽水蓄能”基地,2024年以来相继并网宁波宁海、丽水缙云等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60万千瓦,全省抽水蓄能装机超过900万千瓦,规模居国家电网经营区第一、全国第二。浙江还推动新型储能建设,仅2024年就新增电网侧储能180万千瓦,相较2023年底增长818%,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内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已达236万千瓦,用户侧储能达到232万千瓦。

除源网荷储四侧发力外,浙江还以政企高效协同电力保供,常态化实施委(局)办司联合办公机制,细化迎峰度夏保供方案及需求侧专项方案,实施八大行动38条举措。

“两大变量”需全社会同舟共济

当前,浙江迎峰度夏各项工作进入实战期。但要真正平稳度夏,需警惕“两大变量”带来的不确定性。

要警惕台风灾害突发。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影响浙江的台风会有3到5个,较常年偏多,其中夏季有1到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浙江,防汛防台风任务艰巨。战高温基础上,还需警惕台风。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台风频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抗击台风过程中,浙江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秉持“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牢记“电力是重中之重,电网是生命之网”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做好各项防台风防汛工作,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

近年来,浙江持续加强沿海电网建设,温州、台州等地着力打造“不怕台风的电网”,从补强网架结构、充实抢修力量、以科技赋能应急抢险等方面综合施策,大大提升电网抵御台风能力和灾后恢复送电速度,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今年,国网浙江电力已预备应急抢修队伍1300余支、1.8万余人、297辆发电车,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台风灾害天气。

此外,还要警惕极端高温天气。据预测,如遇连续性极端高温天气,今夏浙江最高负荷可能超过之前预测的1.33亿千瓦,甚至超过1.36亿千瓦。上亿负荷量级之下,从1.33亿千瓦到1.36亿千瓦,看似仅增加300万千瓦,保电难度却倍增。

要解决瞬时尖峰负荷,一方面可以从增加供给入手。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整体经济社会效益低。另一方面,可以从负荷侧做文章。近年来,浙江创新实践,通过负荷侧管理,引导全社会科学用电,让用电曲线紧贴供电曲线,既保障各类型发电机组高效利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又保障电力电量增长总体上实现对经济发展有效支撑。

数据显示,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时,设定温度比26℃每调高1℃,能省4%—15%的电能。以浙江为例,全省空调同步调高1℃则浙江电网空调负荷下降约200万千瓦。因此,每年夏季,浙江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居民在用电高峰期间节约用电,做到空调温度不低于26℃。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并非电力系统单方面能尽之举,唯有凝聚各方力量,方能实现安全平稳度夏。在这场攻坚战中,各级政府是“主管家”,电力企业是“主力军”,电网企业是“排头兵”,电力用户是主人翁。独行者疾、众行者远,全社会同舟共济是应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大考”的最好保障。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保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