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期待人工智能再现“中国奇迹”

作者:孙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已接入DeepSeek。”

无论是年初中国AI大模型惊艳全球,还是随后中国掀起“AI接入潮”——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选择将AI装进手机,融入供应链,带到学校、办公室和生产线……当厚积薄发的中国AI逐渐崭露头角,在全球舆论场上的“中国叙事”也被加入了一个关键变量:中国将成为AI时代重要的技术创新者和秩序构建者,而美国不再是唯一中心。

在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核心要素的今天,人工智能自然也是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谁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掌握更多话语权。

中国为什么能让世界相信,在人工智能领域会再现“中国奇迹”?

中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上具有诸多优势。

尤其是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与“大国智慧”。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新领域一样,政策支持很重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人工智能就开始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高频词。2024年,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表述变为“持续推进”。

这意味着,在中央政策的顶层设计中,人工智能逐渐从一个要重点投入的技术领域,变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进展到要以“人工智能+”向千行百业进行“全要素、全链条赋能”。

当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与千行百业的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政策的战略深意:“人工智能+千行百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要以人工智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千行百业已经展现出拥抱AI的创新热情与实干精神。在科研一线,从蛋白质结构的秒级解析到药物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AI正在驱动科研的范式革命。即使实验室的灯已熄灭,AI仍在分析海量蛋白质数据、优化药物的分子结构,并生成完整的药物设计报告。

在千里沃野,从AI算法模型打造的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到AI智能激光机器人准确识别和精准清除杂草,在农业这个最传统的行业,AI正上演着“基因级”改造。当传统产业的旷野,吹来人工智能的劲风,人工智能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驱动其质变的核心引擎。

在创新前沿,从能聊天、会干活的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到无人机、机器人纷纷“上岗”,AI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无数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场景实现“从0到1”,从畅想变为现实。

有人将AI的冲击比作又一次工业革命,更有人认为“人类有了AI”会比“人类有了电”引发更为猛烈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个宏大的时代命题令人心潮澎湃,而终极之问,则是AI能否化作“人人可享的美好”,这也将是中国AI真正惊艳世界的主题词——让AI成为普惠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为造福人类的公共产品。

分享到:

关键字:人工智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