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25年1~5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1.98亿千瓦,已达到2024年光伏发电全年新增装机的71%。其中,4月和5月单月新增分别达到4522万千瓦和9292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214%和388%。截至5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达到10.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30%。
为了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先后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和新能源参与市场提出了新要求。“7号文”对5月1日后并网的分布式项目上网模式作出要求,强调自发自用。“136号文”明确6月1日后并网的新能源发电项目,需通过竞价确定纳入保障的机制电量、电价水平。在部分省份,存量项目享受的机制电价政策将明显优于增量项目,尤其是对于保障性收购电量比例高且结算电价高的华北、华东地区,装机需求更加强烈。
新能源发电并网服务体系不断完备,为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聚焦关键环节,全方位服务新能源发电并网和电量消纳。在并网服务方面,国家电网加强源网协同,保障新能源发电“能并尽并、应并快并”;在电网建设方面,持续提升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和局部电网灵活性;在调度运行方面,提升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与主动支撑能力;在市场交易方面,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量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
随着新模式新业态的兴起,未来光伏仍将保持一定增速,需关注其带来的系统性挑战。一方面,当前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产品价格降幅显著,光伏组件价格已低至约每瓦0.6元,产业链条长期健康发展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受光伏发电装机迅猛增长及发电特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因素影响,系统消纳压力增加,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光伏大发时段往往是交易电价最低时段,企业收益面临挑战。
面向“十五五”时期,光伏仍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需要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共同促进各级各类规划衔接,对供应链上下游实施科学统筹管理,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深化电力市场建设,优化参与市场机制,推动光伏产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