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6月15日,今年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举办。
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以来,内容持续优化升级,政策力度持续加大,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入选车型持续丰富,更好地适应了农村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普及。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何新变化?
销量持续攀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5年,山东、江苏、四川等省份先后举办了29场专场活动、上百场巡游巡展,发布推荐车型目录9批次共414款车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更是达到124款。
下乡车型销量及渗透率持续攀升。2020年至2024年,下乡车型销量分别为39.7万辆、106.8万辆、266万辆、320.87万辆和759.8万辆,占当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29%、30%、39%、34%、59.1%。5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激发下沉市场消费动能的同时,也带动农村地区汽车营销、服务网络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环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新能源汽车下乡销量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方共同努力,新能源汽车下乡绘出一幅乡村出行的绿色画卷。
以江苏为例,通过5年下乡活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增长,相关基础设施布局覆盖至乡镇。截至2024年年底,江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69.1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渗透率达到10.6%,累计建成充电终端167.3万个,车桩比进一步优化为1.6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县乡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把新能源汽车下乡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推进,自2020年以来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方向,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企业在三四五线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60%,销量占比超过50%,预计今年销量占比将超60%,效益显著。”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下乡带来的实惠更是实实在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补贴会比平时买车多一些,而且厂家还赠送三电终身质保和交强险,大大降低了买车用车成本。”一位参加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新能源汽车车主说,所有补贴都公开透明,没有捆绑消费。
充电设施跟进
伴随新能源汽车加速从城镇驶向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配套服务也持续跟进。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介绍,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有效推动县域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充电桩建设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去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2024年至2026年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进行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公共充电桩数量为437706台,占全国的13.16%;其中新增县域公共充电桩数量155948台,增长比例为18.3%。通过专项债支持、电网改造、智能充电等技术手段,过去5年县域公共充电桩已实现十余倍增长。
仝宗旗表示,乡村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居住较为分散,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呈现分散式布局、小型充电站点为主等特点;同时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在农场、果园、乡村旅游景点等处的充电站,既满足了游客和当地村民的充电需求,又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此外,部分区域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光伏板与充电设施结合,构建“光伏发电+储能+充电”的一体化系统,既可以降低电力增容成本,又能消纳绿电资源。
加强规划布局
新能源汽车下乡5年来,仍有一些堵点待打通。许海东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新能源汽车销售、维修售后、金融等一系列配套支持服务也需进一步加强布局。
仝宗旗建议,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引导,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将充电基础设施的有关内容纳入城乡专项规划,合理推进集中式公共充电场站建设;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因地制宜地对充电基础设施土地统一规划,解决用地审批合规性风险;要做好配套电网接入与供电服务,加快将充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提升充电桩运维管理智能化水平,通过开展充电桩产品质量分级和分级补贴措施,推动各运营商建立智能化运维体系,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一些企业也在行动。上汽通用五菱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出了解决方案,持续完善其销售服务网络,并积极布局乡村充电站桩建设,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2800多家销售网点。
国网福建电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建设乡镇公共充电设施,并积极提供配套的供电保障,确保福建各运营主体建设的乡镇公共充电设施按时送电。
当阡陌乡间驰骋着智能电动车,绿水青山因零碳出行更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