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新能源建设与消纳 返回

负荷预测准 碳排放测算精

作者:罗怡 文学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

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碳”计算模型,测算了各市(州)6月的碳排放数据。该模型在15分钟内完成了21个市(州)的月度碳排放量计算,并同步生成7月碳排放优化方案。该平台是国网四川电力开发的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之一。

四川清洁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建设运营四川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发“蓉城数电”应用、四川省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打造面向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的数据汇聚、分析、处理服务平台,助推地方能源转型,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社会节能增效。

电网运行状态实时掌握

负荷预测准确率持续提升

6月以来,成都市发布多次高温预警。成都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应用“蓉城数电”电网负荷监测与区域负荷预测应用,实时查看区域内用电负荷情况,并结合气象数据等预测最大负荷。预测结果为成都供电公司动态优化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科学调配应急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成都是四川电网的负荷中心。2024年,国网四川电力联合国家超算中心、国网大数据中心研发负荷预测模型,并依托“i国网”APP开发“蓉城数电”应用。打开该应用,成都电网运行状况精准可见:区域负荷热力图实时变化,重点企业用电曲线每分钟刷新,历史数据可回溯至3年内任意时段……

“以前,在节假日、极端天气等情况下,人工预测负荷准确率波动较大。‘蓉城数电’应用深度分析成都电网10年间的负荷变化规律,融合气温、经济指数等11类动态指数,可自主优化升级,持续提升预测准确率。”成都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员工李东泽介绍。

5月5日,成都供电公司运维检修班员工巡查环球中心时,“蓉城数电”应用提示“环球中心冰蓄冷系统实时负荷较预测值高7%”。运维检修班员工立即与该中心电气负责人联系,确认是蓄冷罐释冷速率设置偏高,导致在用电高峰时段负荷额外增加。双方沟通后迅速调整了释冷策略,用半小时压降负荷,缓解了该区域供电压力。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蓉城数电”应用日均访问量1.2万次、累计超20万人次登录,以“移动巡查+云端决策”方式助力电力保供。今年迎峰度夏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各单位依托“蓉城数电”应用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精准预测负荷峰值与分布情况,提前确定重载设备与线路,精准开展特巡,已累计实现约120万千瓦负荷的有效管控。

碳排放量精准测算

助推各领域节能增效

6月4日,资阳市保和镇政府相关部门与雁江区供电公司签订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小镇项目协议,共同实施工业企业节能改造、镇政府办公楼用能托管等4个能效提升项目。项目综合节能率达12%,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00吨。项目的碳排放数据由国网四川电力研发的“电-碳”计算模型提供。

以往,资阳市政府通过统计年鉴公布全市能源年消费数据,有关部门再通过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量,存在一定滞后性。

2024年年初,国网四川电力组织“双碳”团队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组建攻坚队伍,用时6个月,开发“电-碳”计算模型,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分区域、分行业管理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电-碳’计算模型监测范围覆盖全省21个市(州),可以有针对性地监测66个园区及6000余家重点企业碳排放情况,形成多层级碳排放监管网络,为全省碳排放‘双控’政策落地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四川电力信通公司“双碳”管理专责冯文涛说。

国网四川电力还依托“电-碳”计算模型,推广“供电+能效服务”,制订行业典型能效提升解决方案,在重点领域拓展光伏发电、能源托管等多类能效提升项目。今年1~5月,该公司累计为5966家企业提供“供电+能效服务”,提供各类能效诊断报告3万余份。

用电数据全量接入

服务公共机构科学用能

在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监控着全省2万多家公共机构用电情况的“智慧大脑”——四川省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实时运行。“我们每天会核对100多家省直机关等单位的用电负荷数据,根据数据变化为各单位提供节能建议。”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四川省各公共机构持续探索借助科技手段提升能耗管理水平。2024年6月,国网四川电力联合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发四川省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并接入各单位智能能耗监测管理平台。该系统覆盖省、市(州)、县三级,可实时监测8类24168家公共机构用电数据,包括总电量、用电负荷、节能量、节电率等关键指标,还能提供实时用电负荷数据对比和压降评估服务。

在四川省级机关集中办公区,智能能耗监测管理平台24小时监测着区域内每一个电器的能耗情况,并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四川省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监控人员如果发现某个传感器点位数据超过正常值,如某空调温度过低导致功率偏高,就会根据传感器定位确定具体区域,提醒相关人员合理设置空调温度。

“根据监测情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节能降耗,用电高峰期办公区每天能节约用电1000千瓦时左右。”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兴巷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彬说。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四川省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依托四川省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指导超1万家(次)单位开展负荷管理,实地检查800余个公共机构用能情况,督促引导各单位提升科学用能水平。

分享到:

关键字:碳排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