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电网费用与储能政策:德国再掀激辩
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BNetzA)拟改革电网收费制度,可能终止当前储能设备全额豁免电网费用的政策。拉尔斯·斯特凡(Lars Stephan)的帖子深度解析此法规。
储能设备接入电网的收费方式(即电网费用)已成多国政策辩论焦点,核心矛盾聚焦于两方面:
▸ 储能支持方主张
禁止双重计费:同一度电(kWh)在充/放电时被重复征收电网费用有失公允。电网费用占电费比例高达30-40%,豁免与否直接决定储能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电网协同价值:储能可削减峰值负荷、缓解阻塞、增强灵活性,延缓电网升级与备用容量投资。
政策警示:若储能普及反而推高电网企业收益(下图),将引发错误激励。
案例参考:
🇮🇪 爱尔兰近期免除表前(FTM)电池的发电侧费用以加速投资。
▸ 反方担忧
公平性原则:作为公共资产,电网应向所有技术提供无歧视的公平收费。
计量复杂性:尤其在表后(BTM)场景中,发电、负荷与储能的共生关系使充放电流量追溯困难。
成本转嫁风险:不当豁免可能将成本转移至其他用户。若储能未响应电网信号优化运行,其价值可能无法兑现。
案例参考:
🇵🇹 葡萄牙允许自发自用系统内豁免费用,但电力返网时征收系统服务费。
政策设计关键点
需在灵活性投资激励与电网成本回收间取得平衡:
明确定义储能为独立资产类别
杜绝不合理双重计费
按资产类型(FTM/BTM)及地理位置制定成本反映式电价
深度探讨:您所在国家的电网费用政策如何影响储能发展?哪些表前/表后储能政策被验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