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网侧储能 返回

甘肃通渭县两座储能电站形成双重保障 助力打造定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作者:刘书泽 张含华 李苏敏 陈佰万 来源:定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盛夏的通渭,山风裹挟着阳光撞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上,发出浑厚的声响。记者沿着国道走进通渭县马营镇东关村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现场,八十多个银灰色的“集装箱”突然撞进视野,它们整齐列队,像一群沉默的“钢铁军团”,正悄悄吞下山间的风与光。

通渭作为甘肃第三个、陇中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各个山头村落散布着一台台高耸的风力发电机和一排排深蓝的光伏板,为储能项目“落地生根”奠定了基础。

“通渭县光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新能源电力却存在电力不稳定等问题。”通渭易恒宸独立储能项目负责人许宏雷介绍说,“那些立在山头的风机、铺在坡地的光伏板,发的电干净是干净,却像个调皮的孩子,时来时去,没个准头。电网就更头疼了,电多的时候‘胀肚子’,电少的时候‘饿肚子’,供需总拧着劲。”

数据显示,目前通渭县建成并网新能源项目146.24万千瓦,其中风电基地120万千瓦、光伏项目26.24万千瓦,累计实现发电量99.4亿千瓦时。

供给千家万户的风电、光伏电等,因发电过程中出现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导致电资源匮乏怎么办?

通渭县给出的答案是:启动建设独立储能电站,这个“巨型充电宝”可以在风、光发电资源充沛的时间段储存未经利用的能量,在资源缺乏而用电需求大的时间段释放能量。

“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的通渭易恒宸100MW(兆瓦)/400MWh(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8亿元投下去,39亩地立起的,是能装下400兆瓦时电的‘肚子’,相当于十万户家庭单日用电量。”蹲在电池舱旁的许宏雷,手指敲了敲舱体,金属声在风里荡开,“你看这玩意,风大的时候把多余的电存起来,天阴了再往外送,比家里的充电宝靠谱多了。”

“储能电站的秘密藏在这些‘集装箱’里。”通渭易恒宸独立储能项目总监刘洋介绍说,“磷酸铁锂电池是‘储电的心脏’,智能液冷系统是‘控温的管家’,直流侧效率飙到95%以上,意味着吞进去的电,几乎没浪费。更聪明的是那个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像个看不见的调度员,盯着电网的波动,该存时存,该放时放,连调峰、保电这些细活都能揽下来。”

站起身,望着远处山头上一座座大风车,刘洋补充道:“用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取代燃煤,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储能是现今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

通渭的储能布局不止于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渭建成的国内首个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与刚建成的通渭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形成双重保障。这两座储能电站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地区电源出力特性,助力打造陇中重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定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通渭黄土坡上的“能量银行”,将不稳定的风与光转化为稳定的电流。“巨型充电宝”内的每个储能单元,存储的不仅是电力,更是一个地方向“绿”而行的决心与智慧。未来,从这里输出的每一度绿色电力,都将化作点亮万家灯火的暖光、推动产业升级的动能、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项目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