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国网重庆电力特高压工程建设纪实

作者:杨明丽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1日,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巡检。抬眼远眺,沃野之上,银龙伏卧,这条电力“蜀道”每年最大可向川渝地区投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量。距此地1000米开外的±800千伏渝北换流站内,新疆的电正以7毫秒的速度“闪送”到重庆。外电入渝,有力支撑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排除万难破困局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能源净输入省市,长期受制于“无煤少水”资源困局,电力保供一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纵深推进,重庆电网用电负荷高速增长,特高压入渝十分迫切。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各级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入渝特高压前期工作于2021年全面启动。可研阶段,促请国家部委召开近10次专题协调会,6次赴兰州驻点协调,历时2年取得哈重直流近1500千米过境甘肃省的同意意见和全线近1300份可研协议。2022年9月、2023年7月,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先后取得国家核准。过境重庆的宁夏—湖南、金上—湖北两项特高压线路工程同步实施。“两站四线”同期建设,重庆成为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

回忆起当初可研规划时的场景,国网重庆经研院规划发展中心主任唐文左记忆犹新。他带领项目团队,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方案进行了16轮迭代优化,大家在设计图纸上一笔一画地调整着送电曲线,经过无数次沟通和测算,最终找到让送受双方都满意的“最优解”,确保新疆电能够“送得准”,重庆电网“用得好”。

2025年6月,短短半年时间内,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也建成投产。两项工程的投产标志着重庆电网昂首迈入特高压时代,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供电新格局,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的能源保障。

“愚公移山”换新颜

特高压——电力工业的“珠穆朗玛峰”,它既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载体,更是世界输电技术的最高标准。但重庆电力既没有特高压建设管理经验,也没有特高压换流站的技术和人才基础,是特高压领域名副其实的“新兵”。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该公司成立入渝特高压项目领导小组,通过跨单位调动、柔性流动等多种形式抽调52人,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基建生产各专业外派18批次、近3000人次驻站跟班学习、驻厂技术攻坚、千里驰援布拖换流站现场实战。

电网建设者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铜梁站5个工作日取得铜梁站国土预审意见,较正常流程节约25天以上;渝北换流站30天鏖战完成数十口鱼塘搬迁赔偿谈判,60天完成渝北换流站内近60处房屋拆迁……

应疆渝两地政府要求,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提速半年以上,渝北换流站建设工期面临极限挑战。该公司集中投入近200台大中型机械,在“六梁七沟一河道”上移山建站,最终实现交直流系统按期投产。

凝心聚力拓新路

以匠心破万难,凭实干换新天。3年内,重庆电力累计完成特高压及配套投资168亿元,新增通道能力1200万千瓦,相当于重庆社会用电最大需求的三分之一,重庆实现了特高压电网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该公司特高压建设能力、装备体系、人才队伍等取得全面突破。

面对首次独立承担特高压交直流站建设管理,重庆电力对内统筹70余家参建单位及厂家高效协同,对外协调150余千米大件运输道路改造及数十万件物资供应保障,成功应对大规模、高强度、短周期条件下的施工组织难题,实现了特高压建管的跨越式突破。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独立完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场平、土建、安装全过程施工调试,进军特高压换流站建设施工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独立完成特高压换流站5万平方米交流滤波器场高密度设备安装及检测,强度超常规工程10倍以上;近百次模拟优化,实现阀侧超长套管毫米级精度吊装,安装难度犹如“十米穿针”,特高压换流站核心施工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工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