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爬坡资源不够用,怎么破?

作者:姜黎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官网披露,2024年10月东北电网曾出现晚峰时段新能源出力快速下降,叠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40分钟爬坡需求达到近十年罕见的801万千瓦,在全力调用爬坡资源的情况下,仍出现频率长时间波动问题。

东北能源监管局立即开展火电机组调节速率提升专项整治,从机组性能摸排、并网运行考核、市场机制建设、灵活性资源规划等角度提升系统爬坡能力水平,保障东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爬坡,是电力辅助服务的一种,指的是为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系统净负荷短时大幅变化,具备较快负荷调节速率的并网主体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出力,来维持系统功率平衡的服务。

上述报道显示,近几年,东北电网爬坡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东北电网新能源装机2.5亿千瓦,占比达58%;最大用电负荷1.15亿千瓦,较目前增长40%。最不利情况下,30分钟、1小时最大爬坡需求将分别达到1977万千瓦、3521万千瓦,爬坡问题趋频趋重,系统低频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新能源逐渐成为发电主体,机组的调节性能能否达标,满足系统需求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否建立,成为电网保持韧性的关键。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12月22日,东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比达44%。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达1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占各类电源发电量的比重达2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但在电网调节中,火电机组仍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前述报道提到,东北网调对全网207台10万千瓦以上统调火电机组开展的爬坡性能实测结果显示,平均调节速率仅为0.65%额定容量/分钟,远未达到“两个细则”调节速率要求。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灵活性改造片面追求深调性能,运行稳定性降低,部分设备缺陷未及时处理,机组调节性能受限。

调峰是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起点,东北又是调峰市场建设的“先驱”。受到高补偿激励,东北发电企业参与调峰的积极性高,最大调峰深度能够达到15%。

业内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煤电深度调峰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机组低负荷时燃烧效率下降,导致深度调峰期间机组运行效率下降,进而推高机组发电煤耗与碳排放强度,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国家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背景下,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就《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已经下调了对煤电机组调峰的激励程度。这也在提醒电力市场应紧跟供需资源的结构性变化,及时调整交易产品和交易机制设计,尽量避免顾此失彼。

新能源的性能同样难以达标。

根据前述报道,目前东北区域具备一次调频能力的新能源机组容量不足30%,均不具备惯量支撑能力。新型储能发展则相对缓慢,装机容量仅为258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年利用小时仅300小时。

近年来,新能源和电化学储能装机均爆发式增长,但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厂商的确存在“管造不管用”的情况,一些机组性能难以达到电力系统调用标准,设备系统运营商对电力市场更是缺乏概念。多位业内人士呼吁,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落地,产业应尽快树立全生命周期品质管控的理念。

换句话说,要实现真正的“同台”竞争,必须有企业先站出来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反内卷”。当然,这也意味着要用上符合标准的优质电,终端用户要付出更多,才能使行业进入良性循环,最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