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7月16日,笔者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南方区域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启动次数首次突破2.4万次,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创下历史新高,给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和新能源消纳提供重要支撑。
南方区域7座抽蓄电站共有机组34台,规模为1028万千瓦,调节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给电力系统削峰填谷增加了近10%的调节能力。据统计,上半年,南方区域7座抽水蓄能电站的34台机组累计调节电量121.1亿千瓦时,相当于1100多万居民用户半年的用电需求;机组累计启动次数24827次,同比增长24.1%。
当前,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新增装机的主体。而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大规模集中并网增加了电力供需平衡压力,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抽蓄机组更加精准灵活地响应调用指令。在位于广州的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集控平台对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蓄机组远程集中控制,单名值班员的设备控制规模达到240万千瓦,为传统模式的2~3倍。“上半年抽蓄电站调节电量较同期基本持平,但机组启动次数特别是机组短时运行次数大幅增加,这反映出抽蓄电站促进新能源并网的调节能力正在加快提升。”南网储能公司运行公司集控中心经理黄晓佳介绍。
在全面绿色转型的驱动下,抽蓄电站运行场景也在适应当地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发生着变化。在海南,琼中抽蓄电站早晨启动抽水工况,配合海南地区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消纳,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随时调用;夜间至凌晨启动发电工况,在新能源汽车错峰充电时段顶峰发电。传统模式下的“白天发电,夜间抽水”变成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要的“白天抽水,夜间发电”。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保供电关键时期,南方区域抽蓄机组正以数智化运维积极迎战。在广州,我国第三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首次应对迎峰度夏“大考”。该平台对40多万个机组设备运行的信息数据实时采集,运用9000多个算法精准诊断机组“健康状态”,帮助检修人员足不出户地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异常。“6月以来,34台机组均保持安全可靠运行状态,单日最大调节电量达到1.01亿千瓦时,启动频次较同期大幅增加。”南网储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经理黄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