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7月18日,第四届 TERA-Award 国际智慧能源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和孵化企业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从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78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优异项目奖”。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永翀代表团队参加颁奖典礼。
▲陈永翀代表团队领取奖杯
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由香港中华煤气主席李家杰博士发起,致力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初创公司、研究人员与投资者的高效对接平台。本次大赛裁判长由国际顶尖能源材料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担任。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融合“本征安全”“延寿降本”和“绿色回收”三大技术理念,并构建“固液分离”产业新模式,具备颠覆性的产业革新能力。崔屹教授及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及其“固液分离”的产业模式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先进性和商业前瞻性,发展前景广阔。
▲陈永翀与大赛裁判长崔屹教授合影
技术介绍
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以下简称半开放电池)是一种采用多孔超厚电极的大容量储能锂离子电池,电池壳体设有管道与外部安全系统和再生系统连接,具有显著的颠覆性技术特点,解决了传统锂电储能的产业痛点。
原创技术:半开放电池自2010年开始原理研究并逐步开展小试和中试,2023年示范产线落地成都,2024年7月实现第一批电池产品试生产,并通过本征安全测试。2025年7月,在科技成果评价中被业内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开展商业推广和示范应用。
本征安全:现有市场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出现(短路)故障后,容易出现热失控现象,释放易燃气体,进而造成储能电站燃爆隐患。半开放电池发生故障后,安全剂会自动注入电池内部,迅速降温并阻碍反应,防止热失控,有效切断储能电站燃爆诱因,符合工信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本征安全要求。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半开放电池能够实现“固液分离”,电芯组件在生产制造后不注液,待运输至储能应用基地后再完成注液化成和集成应用,从而确保全产业链的本征安全。
延寿降本:传统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制造后便完全密封,无法在其生命周期内进行修复延寿,导致储能电站的实际寿命较短,且无法与光伏系统的寿命匹配,从而造成储能度电成本较高。半开放电池具备延寿与降本的优势,采用独特的管路再生系统,通过更换电解液和补充锂剂,类似“打针修复”电池,显著延长储能电站的使用寿命,使其与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相匹配,且储能度电成本降低至传统电池的一半以下。
绿色回收:传统锂离子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过程需要酸碱液浸泡,回收成本较高且存在环境风险。相比之下,半开放电池的回收过程无需使用酸碱液,可以通过低成本的水洗绿色回收方式进行处理,回收后的活性颗粒可修复再生,重新应用于新电池的生产。半开放电池的回收残值可达20%以上,显著推动储能产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