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建设与施工进展 返回

202.05MW/404.10MWh!国内首个采用半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混合储能电站将开建

作者:余红亭 闫琪 林荣昊 来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7-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华电汕尾华侨管理区新型电化学储能电站及配套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在混合储能技术应用领域取得又一新突破。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是国内首个采用大容量半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混合技术路线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将新建一座202.05兆瓦/404.10兆瓦时新型电化学储能电站和一条220千伏送出线路。

作为广东电网东部重要的海上风电登陆点,该电站储能系统升压至220千伏后,经1回220千伏送出线路接入汕尾电网,将作为独立共享储能电站运行,为汕尾电网系统调峰提供关键支撑。

针对“调峰为主、调频为辅”的场景,该项目将创新采用混合储能运行方式,深度耦合钠离子与半固态电池储能单元,充分发挥钠离子高倍率特性进行调频、半固态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高特性进行调峰,在保持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延长热失控时间、减少热失控后的可燃气体,提升储能电站安全性能和综合效益。

凭借高容量、高效率的充放电特性,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高汕尾片区供电能力,有效促进区域新能源消纳,缓解粤东海上风电接入互联通道断面压力,助力广东能源结构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广东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兆瓦级、百兆瓦级储能技术攻关的企业,参与编制储能技术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7项,拥有专利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60项,具备全过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

在混合储能领域,广东院完成了从“技术示范”到“工程应用”的跨越,持续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由广东院EPC总承包建设。项目聚焦新型储能五大领域,开展多类型新型储能系统并网试验与长期运行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打造集“研发、测试、中试、实证”于一体的全国权威性储能系统测试及实景验证平台。


↑ 广州恒运知识城储能电站项目,广东省首个“飞轮+锂电”混合储能示范工程,由广东院牵头EPC总承包建设。项目总装机规模为51.025兆瓦/100.01兆瓦时,共建设1个飞轮储能单元、15个电化学储能单元和1座储能汇流站。

接下来,广东院项目团队将充分发挥在新型储能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与项目全周期管理优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指引,积极开展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混合储能技术深度优化与创新,高效组织项目实施各环节有序推进,全力打造混合储能行业标杆工程。

分享到:

关键字:混合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