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电池质量待提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2015-01-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新能源汽车正在走进大众生活。”1月21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说。而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已达到了8.4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正随着中国的雾霾压力,变得前景明朗。

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预测认为,2015年,中国还会有更多城市出于环保和交通压力,加入机动车限购行列,政府对于汽车生产企业各车型的油耗标准也将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和现实。

新能源汽车加速

刚刚过去几个月,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9月到12月,新能源汽车月均产量超过了1.3万辆,12月更是创造了2.7万辆前所未有的“峰值”。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创办的《新能源汽车报》昨日正式创刊,王鹏在创刊会后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距离消费者已经并不遥远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现后,不但让消费者改变驾驶习惯留出时间,也弥补了短时间内充电设施的不足。

左世全认为,随着知豆、奇瑞eQ等微型新能源汽车上市,微型新能源汽车不仅突破了“双100”的技术门槛,并在首次全成本核算上,低于传统燃油汽车。成本迅速降低,将使新能源汽车在整个中国汽车消费格局中逆袭,开启新能源汽车大众消费时代。

而就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说,与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将为智能生产奠定基础,整合的加速将使得成本继续降低。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和发展路线将更加完善,科研机构的改革,也将为自主品牌发展注入活力。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看,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万辆,未来市场前景乐观。

电池尚不给力

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制约因素也被迅速放大。

王鹏告诉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缺乏已经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正在依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在新型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加速研发和产品化的进度。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质量还有待提高,充电设施建设尚待完善。据了解,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723座、充电桩2.89万个,但整体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私家车充电不方便的现状,仍然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从原材料、核心零配件生产,整车设计、制造,销售、汽车后市场等等环节,还存在产业分散、技术能力不足,经营模式单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左世全告诉记者,目前,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已经出现低端重复建设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将加速产业链整合,加速优胜劣汰,相关设备、材料成本或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车成本有望继续降低。

而随着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壁垒逐渐被打破,以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逐渐成熟,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租赁、维修等一大批服务市场的同步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双赢局面。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