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储能产业重大课题规划建议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5-01-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主办的“储能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规划建议暨储能应用分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胜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中国工程院、中国电科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科陆电子、南都电源、华富储能等100余家单位参会,与会代表就当前储能技术路线及产业支持激励政策纷纷发表意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致辞中表示,储能产业课题研究规划应该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在推动储能技术研发性投入和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储能商业化运营模式,在充分考虑储能技术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提高电网稳定性等积极意义上,做好储能示范项目可行性调研和科学规划。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彦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在大容量储能技术上,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初期,但从“十二五”开始已经对大容量储能予以重视。目前,大容量储能分别列入9个国家重点创新领域和20个重点创新方向。既然国务院的文件把储能提到这个高度,储能应该会得到大力的推行。“十三五”应该给储能很大支撑,包括从技术应用到最后工程化,整个体系都要考虑全面,要点面结合,既有当前的需求,也有长远的考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

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来小康所长在发言中指出,下一个储能示范工程该怎么设计,经济性指标是什么?选用什么样的电池技术?每一项电池技术指标之间如何更好配合?这些问题应该是行业协会能做好的一件事,也应该由行业协会来做,这样储能产业链的各个行业、各个环节都能统一认识。中国电科院作为国家电力储能标准编委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希望通过储能示范工程、评测技术等,做好引领工作。让储能技术应用走上正确路线,推动储能产业稳步前进!

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  来小康

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表示,“储能产业的需求随着光伏发电、风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微电网的发展和建设而增加,前景可期;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也会给储能发展带来发展机遇,未来5年,将会快速扩展至主要的城镇地区;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光储式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放电、支撑需求响应等)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把储能作为重大产业或者重大科技项目给与支持。如果国家如果能够给储能予以补贴,储能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增长”。

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  冯庆东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李泓研究员就针对主要应用需要的不同能量、功率级别的重要储能技术;布局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突破不同级别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促进储能产业标准化等方面做了精彩发言,获得与会嘉宾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李泓

作为本次会议唯一邀请发言的优秀企业代表—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表示,“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中,储能产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在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更高效更安全地解决大规模电力运输?如何刺激和推进加大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的比重?这些困惑的解决,无疑是中国能源行业目前最为关注的焦点。未来我国能源系统的组织方式必将从集中式、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转变为分布式、小规模利用,最终通过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设施等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平衡。”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饶陆华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的张华民研究员、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岳建华副总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公司李爱魁总工等业内专家分别就目前储能技术路线、储能示范项目规划等方面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

嘉宾互动

本次会议是在国家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大背景下进行的一次难得学习交流大会,必将在业内产生积极影响。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储能技术 储能规划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