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三峡累计发电超8000亿 发电效益已抵建设成本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2-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截至目前,三峡水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8000亿千瓦时,按照上网电价0.26元计算,发电产生的效益已相当于收回了建设成本。”2月9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从2003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开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4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达到988亿千瓦时,创造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新世界纪录。三峡水电站投产12年来,累计发电超过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社会节约原煤消耗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800多万吨。

“工程建设之初很多人担心三峡的电没人要,事实上三峡赶上了国家大发展的时期,设计年发电量是882亿千瓦时,但是像2012年发电980亿千瓦时、今年988亿千瓦时,很多年份都是超发的。”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告诉记者。

国家审计署2013年公布的 《长江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公告》显示,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总金额2072.76亿元,其中枢纽工程和移民安置工程决算金额1728.48亿元、输变电工程决算金额344.28亿元。根据上网电价与发电量的乘数计算,产生的效益已超过竣工时财务决算的总金额。  张博庭还表示,这样的计算仅仅是从发电角度去考虑的,还不包括更重要的防洪、供水、航运等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当然,如果从企业核算的角度来看,发电的总收入里面肯定还要支付税收、贷款利息、人员工资等日常运行的成本,企业从账面上完全收回成本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贾金生表示,像三峡这种大型水电站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明显,按照水电站100年的运行寿命来看,运行30年左右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了。而根据已故著名水电专家潘家铮院士的说法,三峡大坝的寿命达到甚至超过500年是没有问题的。

张博庭认为,三峡的建设经验很具有推广价值,今后像西南地区具有大型水库的水电站,最好也采用水库由国家出资建设、电站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模式进行开发。那样的话,像我国的虎跳峡、龙滩二期等社会效益极其巨大的龙头水电站,就不会因投资和移民问题而迟迟建不起来了。

分享到:

关键字:三峡电站 水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