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国标2015年8月1日实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15-02-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近日从国家标准委获悉,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 31241-2014)已经正式发布,将于2015年8月1日实施。该标准的出台对于锂离子电池产品自身,以及以锂离子电池为关键部件的移动电源等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提高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标准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芯、电池组规定了在正常使用、合理可预见的误用和滥用条件下的电安全、环境安全、机械安全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根据测试指标,电池组的测试项目中除了包含常规的一般安全要求(安全工作参数、标识要求、警示说明、耐久性),还包括对电池组环境试验、电池组电安全试验、电池组保护电路安全测试要求、系统保护电路安全要求等30多项测试。

“这些项目分别针对电池(芯)和电池组,又可分为电安全要求、机械安全要求和保护电路要求。”该标准第一起草人、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秘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实验室副主任何鹏林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中国作为WTO(世界贸易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员国,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应优先考虑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因此,尽管国际上目前并无对应的标准,在该国标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尽量参考借鉴已有的类似国际标准《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已制定的同类型标准中的一些成熟的试验方法,也是该国标起草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此外,标准起草组还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锂离子电池自身安全特性,修改完善了国际、国外标准中部分试验条件(如跌落、热滥用、高温使用等),并新引入了部分试验项目(保护电路要求、材料阻燃要求等)。目前,我国以该国标为基础向IEC提交了多项创新提案,其中热滥用试验、过充电试验、保护电路要求、材料阻燃要求等已经被IEC 62133、IEC 62368等国际标准采纳。

2006~2007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多起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欧、美、日、韩等国家纷纷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我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2007年12月,由工信部(原信产部)、国标委、认监委等部门共同组织业界专家研讨,决定成立专门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2008年3月,负责锂离子电池安全相关标准化工作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成立,组长和秘书处均设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成员包括了锂离子电池芯和电池组生产企业、整机设备企业、检测机构等近50家单位。2009年7月,国标委下达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并于2011年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何鹏林介绍说,此次发布的国标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不是移动电源标准。由于移动电源的安全问题多是由锂离子电池引发,因此该标准的实施会对提高移动电源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发布的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8月1日实施之后,境内销售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的锂离子电池必须满足该国标的要求。由于该标准是以国际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安全标准作为基本的参考和借鉴,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并结合锂离子电池安全特性综合研究而制定的,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全面的一项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标准实施之后,将有助于促进锂离子电池企业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提高市场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他说。据悉,目前国家认证主管部门已经批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依据GB 31241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开展自愿性认证(赛西标志认证)工作。

据了解,与该标准并列的另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也已经获得立项,正在起草之中。

分享到:

关键字:锂离子电池 储能电池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