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贸易救济案缘何频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5-02-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贸易救济案件频发的原因,指出产能扩张与市场竞争加剧是我光伏贸易救济调查频发的根本原因。

太阳能世界公司为一己之利频频申请调查

德国太阳能世界及其美国公司是美、欧三起案件的主要推动者,其由于对市场发展机会作出误判、投资决策不合理及缺乏产业规模等问题陷入竞争劣势,加之部分政府激励政策削减、部分光伏市场萎缩,使以太阳能世界为首的欧、美光伏产业深陷困境,转而滥用贸易救济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光伏系列贸易救济调查的首要原因。

印、澳、加意图效仿美欧光伏案

相比中国光伏产业,印、澳、加光伏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并未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其国内光伏企业也多为组件生产商,产能很小,大多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电池组装组件,因此澳、加涉案产品仅为组件,不包括电池。我国企业对澳、加出口90%以上是光伏电池,实际影响有限。印度电池产业规模尽管较小,但因本土保护主义色彩浓重,所以起初也效仿他国同时对我组件和电池立案。此三例案件发起应为贸易救济调查的连锁示范效应。

我国光伏产业扩张是根本原因

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不断的根本原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39.5吉瓦,而2013年我国电池片产能为41吉瓦,产量达25.1吉瓦,增长率为20%,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2%,居全球首位。我国组件产能约42吉瓦,产量达27.4吉瓦,同比增长19.1%,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3.7%。

2014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2吉瓦,预计2015年我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吉瓦,但仅靠国内市场无法消化中国光伏企业巨大产能、产量,大量出口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必然选择,我产业与各国激烈竞争暂无法避免。

原标题:光伏贸易救济案缘何频发?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