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鲁冠球造车梦被迫推迟 万向牌菲斯科何时问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3-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伊始,尽管浙江万向集团信心满满地铺开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大计,但刚走出第一步就遭遇了“止步不前”的窘境。

记者就万向目前面临的问题,向万向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求证,但截至发稿前仍未得到有效回复。已知的情况是,万向集团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连续发展近16年,从1999年涉足新能源汽车至今,投资超过20亿元,于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万向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然而近日,外媒传来消息,中国万向集团已推迟菲斯科·卡玛电动车的发布计划。该日期或将被延迟到2016年,同时,其新车车名也将发生改变,即由Elux卡玛取代菲斯科·卡玛。其原因是,万向集团已经收购的菲斯科定价过高。显然,这意味着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造车梦”至少又要推后一年。

■信心满满为造车梦铺路

这位早在1990年就已经上过美国《新闻周刊》的中国乡镇企业家早已今非昔比。如今,身为浙江一家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的鲁冠球,备受关注的原因却是在2013年击败海外25家公司,成功收购美国最大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之后,又在去年成功收购菲斯科。

在相继收购A123、菲斯科之后,已经成为集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能力的企业。下一步,鲁冠球的目标是完成万向集团由零部件供应商向整车生产企业的转变。

实际上,早在去年万向收购菲斯科之时,就意味着已经承认菲斯科向美国法院提交的文件。为此,万向承诺最早将于2014年4月重启菲斯科的生产,即便没有如期进行生产,至少重启计划也被敲定在一年之内。但显然,当初的计划已经“破产”,尽管当时成功收购菲斯科之后的鲁冠球已经把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做得相当周全。

■成功的喜悦难敌现实的艰难

当初,菲斯科宣告破产重组,其根本原因是产品质量存在缺陷。有消息指出,菲斯科的缺陷多达250项以上。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鲁冠球才有了收购菲斯科的机会。但此后,迟迟无法推进菲斯科的生产也是鲁冠球不曾预料到的事情。

要知道,在万向收购菲斯科之前,鲁冠球就已经暗下决心,试图把菲斯科领先的技术转化为自身力量。只是,在这之前万向能够心平气和地感受收购A123带来的“喜悦”已属不易。在万向成功收购菲斯科之前,收购A123的成功也已让鲁冠球萌生了收购菲斯科的可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万向之所以推迟生产,是想更好地梳理上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他的依据是,菲斯科的电动车在上市之后共销售1800辆左右,其量之少足以佐证其产品在质量和品牌方面都存在问题。梳理、准备好之后,万向集团应该会推出新车。

现实却是,此前为菲斯科代工的芬兰Valmet工厂尽管愿意继续代工,但由于万向集团考虑此前为菲斯科芬兰代工工厂的生产成本,偏向于到美国本土建厂进行生产。而生产也将交予此前合作对象美国豪华轿车制造商VL 公司。

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去年5月,VL公司也已经被积泰汽车公司(GTAVirginia)并购,后者在美国密西西比拥有一家生产电动车的子公司。显然,VL公司的临时“变卦”,已经影响到万向集团在美国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推迟生产也就变得合理。

业内一位研究万向并购案例的专家指出,万向生产菲斯科电动车型将需要走两条路,一是独立设厂,二是重启收购菲斯科时获得的通用工厂,但该厂从2009年开始就持续处于空置状态。如果想进行生产,添加部分生产设备是必须环节。

分享到:

关键字:万向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