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对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而言,本轮电力改革最大的冲击,可能就是在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之后,其将不得不与水、火、核等较为成熟的传统电力进行正面竞争。目前看来,上述可再生能源在成本及稳定性上还无法与水火电相比,鉴于当下中国电力市场处于过剩局面,可以预见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将成为可再生能源面临的主要挑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性电价放开方面,9号文选择了相对平缓的“有序放开”方式,固然力度不如业内预期,但风电、太阳能、生物质也由此获得了一些发展时间,这期间其竞争力的提高应由以下三方共同努力:组件装备企业应提升技术水平,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其价格;发电企业应提高管理水平,压缩工程造价及度电成本;各级政府则应着手完善适合于本地的相关机制,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消纳。
正如“危机”一词中既包藏“危”又蕴含“机”,新电改中亦不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九号文明确要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其中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燃气热电冷联产等,辅以电网盈利的新模式,以及新增配售电市场的放开,未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有望成为部分企业或工业园区的电力来源,或许可借此开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时代。
总体而言,9号文对于可再生能源还是给予了不小的关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在内的多项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在其共同作用之下,市场化与清洁化两条主线同时推进,将成为新电改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
(作者供职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