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亚投行应重点扶持国内过剩产能外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07 浏览:

[亚投行应重点扶持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这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消耗,提高当地工业化水平,也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对中国而言,也可以增加国内产能所有者收益,避免对国内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近日,加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分量上都超过了预期,令很多中国人深感自豪。但如果冷静下来分析,亚投行要实现预期目标并不容易,如果处理不慎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亚投行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金融支持平台。笔者以为此战略的初衷是:鉴于中国产能过剩,也希望人民币走出去,因此通过亚投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给予人民币贷款,帮助它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有利于中国消化国内钢铁、水泥等建材以及高铁、核电等技术的产能,中国回笼人民币后再用以购买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如此形成一个对双方有利的良性循环。

但在现实操作中,我们看到,这个循环需要过如下几道关:

1.人民币成为主要交易货币需要亚投行多数份额票批准,英德法等欧洲国家能否认同仍是问号。

2.如果仍使用美元,则对人民币国际化意义大减。同时鉴于人民币在高位,这些国家在卖出原材料获得美元后,可能去购买其他地区较低价格的商品和投资品,难以形成持续循环。

3.亚投行贷给的项目投资者,它们的信誉和能力能否保障产生投资回报,以避免坏账烂账。

4.“一带一路”的几个关键节点,比如南海、缅甸、也门、伊朗和乌克兰等地,均存在地缘冲突或隐患,一旦发生战乱,贷款的风险如何防范?

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果亚投行要执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那么我们对资本项目要不要放开、放开到什么程度?不放开,这些人民币只能回到中国购买建材、商品和投资品,当然对中国金融安全有利。但人民币使用不够方便,别国未必喜欢。相反,如果为了人民币走出去而使资本项目自由化,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楼市出现拐点、政府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热钱有大规模外流之虞的背景下,中国将面临金融安全风险的挑战。

还有一个战略问题需要考虑清楚:亚投行加快了较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它们会不会对尚未转型升级成功的中国产生直接竞争压力?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地球资源供给有限性与人类消费消耗快速膨胀间的不平衡?并由此激化对大国间争夺地球有限资源的矛盾。

这里面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亚投行应重点扶持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这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消耗,提高当地工业化水平,也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对中国而言,也可以增加国内产能所有者收益,避免对国内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并且,笔者认为,在亚投行的操作中,应避免大跃进式的投资,而应以获取资源为目标,提高投资效率,确保投资效益。要警惕不要在外面忙活一场得到一堆烂账,而国内却因为资本项目自由化——而使得金融城门大开。

分享到:

关键字:亚投行 产能过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