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发电“差钱” 融资难题待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产品质量不高、投资风险大、周期与融资不匹配、信贷政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融资问题严重阻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专家认为,未来,要充分运用好保险产品的“定心丸”作用,并且在拓展融资渠道上下功夫

严重阻碍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融资难题有解吗?近日,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号召下,中民新能、保利协鑫、民生银行、华能天成租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鉴衡认证等18家机构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加强投融资机构和企业有效对接,进一步缓解我国光伏电站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融资成本较高,同样建一座光伏电站,欧美国家的融资利率在3%以下,而我国则高达8%甚至10%。”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告诉记者。

除了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产品质量不高、投资风险大、周期与融资不匹配、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发展落后于行业发展等都是造成光伏电力行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韩庆浩表示,融资机构评估项目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发电收入的稳定性。如果电站建设质量存在问题,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是一票否决的。

光伏发电需要至少20年的服务周期,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也要保证电站的质量,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质量监督体系。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透露,目前能源局已经和认监委、工信部建立了检测认证制度,今后会进一步加强检查和监督,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和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开展质量的监督检查、完善信息监测和发布制度,让社会全面了解光伏发展情况。

除了质量监测,保险是光伏电站按照预期营运的重要保障,保险产品的开发也将给金融机构提供一颗“定心丸”。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副局长郝耀说,通过项目投融资促进保险市场积极创新,引导、培育我国市场的发电量险等保险产品,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重担保、难融资的问题,释放企业的担保资源,实现风险分担。

保障机制健全之后,还需要在拓展融资渠道上下功夫。郝耀介绍说,目前国开行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信贷资产已超过3000亿元,具有证券化的条件,可以依托现有的经验结合清洁能源相关资产,以资产证券化手段筹措专项资金,定向开展光伏发电项目融资工作,通过该手段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并吸引全国范围内投资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将资金应用于光伏行业,加大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和大企业比,由于资产少、项目小,中小企业投资光伏电站在融资上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未来可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项目打捆的商业模式做一些融资产品,较为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建议说。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发电 融资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