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电价双下调 终端减负超800亿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5-04-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真正的煤电联动来了!4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约2分钱,同时实行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将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1.8分钱。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杰经过测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价格下调后,终端工商业用户将减负超过800亿元。

同时,此次调价的“福利”还不仅仅在于每度1.8分钱的调价,如果实现工商业用户同价,那么电价分类改革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从今年1月份广东“先行一步”实现工商业用户电价同步的经验看,已较大幅度减轻商业和服务业企业的电费负担,促进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煤企:煤价几乎已降到谷底将加速产能淘汰

自黄金十年结束之后,煤价一路下跌,“白菜价”一度成为煤价的代名词,而至今这波跌势仍未有休止之迹。据Mysteel监测数据显示,4月8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格为445元/吨,较年初跌幅已达14.42%。可以说,跌至谷底的煤价是此电价双下调的“导火索。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但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延续。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这份电煤并轨方案中再次提出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

此后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上网电价曾两度下调,但只是下调上网电价,并没有同时调整销售电价。根据当时的政策解读,两次调整都是为了疏导环保电价矛盾。

“近期一些之前一直坚持不降价的大型煤企也都纷纷开始降价促销,可见煤价确实已经接近谷底了。”刘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近期,部分大型煤炭企业加大了促销的力度,3月31日晚,神华公布了4月份的价格方案,其中,各卡数动力煤挂牌价较3月份均有较大幅度下调。有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神华降价之后,其他煤企会跟随降价,但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一直处于成本线之下的话,很多煤炭企业都会撑不住。

而此次上网电价下调之后,发电企业的压力徒增,根据前两年的经验,上网电价下调后,在煤炭谈判中已掌握主动权的电企一般会进一步打压煤价,将“压力”疏导出去。因此,业内人士分析,煤价的进一步下跌已成定局。然而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价的变动对煤炭行业来说或是一把双刃剑,让煤价承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利好面,比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落后产能退出市场、降价可以助力电力需求回升从而带动用煤需求好转等。

电企:盈利受影响 竞争加剧

由于煤价的“跌跌不休”,火电企业已经迎来了“史上利润最好的时期”。此前尽管上网电价在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被两度下调,但电企利润还是在2014年创下新高。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电企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

首先,此次上网电价下调将对火电企业的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燃煤发电厂2分/千瓦时的下调幅度,以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火力发电42049亿千瓦时计算,对应整个电力行业收入将因此缩减约840亿元。

同时,将在今后进一步影响电企利润的是用电增速的放缓。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3.8%,创下近十年新低。2014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286小时,为1978年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同比降低235小时。今年前两个月用电量增长只有2.5%。

而新电改方案的公布也将加剧电企之间的竞争。新电改方案提出,对符合标准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自赋予主选择权,确定交易对象、电量和价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向电网企业支付相应的过网费,直接洽谈合同,实现多方直接交易,短期和即时交易通过调度和交易机构实现,为工商业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

中国华电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认为,今后电力产能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将成为新常态。在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开展电能直接交易或竞价上网,很有可能导致发电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新电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问题,而这方面问题以发电环节最突出,是否能通过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手段遏制住发电行业的无序扩张、恶性竞争,提高发电环节的效率,成为新电改成败的关键。

用户:减负超800亿元 电价分类简化

尽管煤企与火电企业利润都受到了影响,但终端用户此次的获益足够令市场振奋:根据刘杰的测算,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40650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6660亿千瓦时,本次销售电价下调1.8分,可直接减少二三产业企业用电成本851.58亿元。

“除了降价之外,此次工商业同价也是电价分类改革的一大进步。此前我国电价种类庞杂,各种行业电价负担不清,交叉补贴现象严重。现在工商业用户同价之后,电价逐步开始向居民电价、农业电价、工商业电价三大分类靠拢。”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今年年初,广东省已经率先实施工商业用户同价政策。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文件,自2015年1月1日起,全省除深圳和惠州市外的其他地区,其商业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1分,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统一提高1分,从而实现两类电价同价。

该次电价调整之后,广东省商业电价每年的降价金额达到24.26亿元,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每年提价金额5.53亿元,全省销售电价合计年降价金额18.73亿元。

历史上我国对用电分类主要根据行业和用途进行划分,划分情况各省不同。以广东为例,工商同价之前,该省销售电价划分为大工业电价、非工业及普通工业电价、商业电价、居民电价和农业生产电价等,其中农业生产电价最低,商业电价最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电价结构和比价日益显得不合理,既违反了公平负担的原则,也不利于促进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在工商业电价同步之后,第二、第三产业“减负”效果明显。以中山市为例,该市发展改革局服务业科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此次电价调整受益最大的商业行业包括百货、酒店、餐饮、影院等消费性服务行业。如壹加壹商业连锁超市每年的用电量约为6050万千瓦时,商业用电降价后,每年可节省约490万元电费成本;优越城百货每年的用电量约为440万千瓦时,商业用电降价后,每年可节省约42万元电费成本。

“因此从此次电价‘双下调’和简化电价分类的做法来看,国家希望通过电价的调节机制来刺激经济增长,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林伯强说。

链接

电价下调引补贴缺口能源局发急件“摸底”

近日,酝酿已久的燃煤上网电价终于落地。有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此番电价下调对于新能源而言,将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已成为阻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年度,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已超过140亿元。而随着年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旧的补贴没有到位,新的需求加速,导致补贴资金缺口不断扩大。

据悉,目前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的上网标杆电价高于火电上网电价,为保证同价上网,这部分价差是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来补贴,而火电上网电价2分钱的下调无疑会让价差进一步拉大,可再生能源补贴压力也可能增大。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变成光伏应用大国的过程中,清洁能源发展还需要靠国家财政补贴。“有的地方拖欠补贴一年结一次,对企业压力太大。企业本身需要流量,如果没有现金流,融资难,进而影响银行股权再担保再抵押,层层叠加构成电站投资成本增加,延长电站正常回收期,就不能使可再生能可持续发展。”

4月9日,国家能源局已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下发《关于提供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的函》(特急),称为进一步了解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情况,加快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接网工程补贴的资金缺口问题,请各企业提供2012至2014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接网工程补贴资金缺口金额,并在4月13日中午之前反馈缺口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电价 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