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固态电池能像口香糖一样随意弯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中旬,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英国戴森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将其首笔1500万美元的投资投向了固态电池公司Sakti3,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电池创业公司。

据戴森表示,Sakti3目前研发出的固态电池将拥有1100WH/L的能量密度。

液态电池续航遇瓶颈

从1991年索尼公司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但在詹姆斯·戴森看来,“如今的电池技术已经遇到一定的瓶颈”。

比如还没上市的Watch就被吐槽。12.8万元的“土豪”价背后,被大众认为最应提升的电池续航并没有大幅突破,仅有18个小时。“这价格这续航,只能说买的就是情怀……”网友如是表示,“用买辆车的价格去买块表,醉了,而且每天都要充电哦。”

也就是说,要大幅提升锂电池的续航里程,除非在电极材料上能找到新的替代品。

固态电池的创新可能

据彭博社报道称,大众汽车CEO马丁·文德恩日前就在斯图加特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众汽车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作出决定,是否将美国初创企业QuantumScape正在开发的新电池技术用于大众的电动汽车上。

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又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正负两极,中间为电解质(液态)。而锂离子就像优秀的运动员,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在锂离子从正极到负极再到正极的运动过程中,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便完成了。固态电池的原理与之相同,只不过其电解质为固态,具有的密度以及结构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进而提升电池容量。因此,同样的电量,固态电池体积将变得更小。不仅如此,固态电池中由于没有电解液,封存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在汽车等大型设备上使用时,也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冷却管、电子控件等,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有效减轻重量。

商业化路途漫漫

加拿大Avestor公司也曾尝试过研发固态锂电池,最终2006年正式申请破产。Avestor公司使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离器,代替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但一直没有解决安全问题,在北美地区发生过几起电池燃烧或者爆炸事件。

Sakti3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AnnMarieSastry对外表示,Sakti3公司的固态电池采用薄膜沉积技术进行生产,这一技术也常用于平板显示器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将电池劈成两半或者把电池放在高温环境里,但电池仍能继续工作”,在她看来,Sakti3生产的固态电池在安全上已经完全可以放心。

“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也许不是最好的。”上述新能源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包括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铝空气电池、镁电池在理念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最终,要看哪种路线发展更快、更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在商业化的规模和成本方面都能达到完美的平衡点。首先,使用的材料必须不能是高成本且稀有的。其次,要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可能。

或许,现在最具考验的地方在于价格。据了解,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大约在200至300美元/千瓦时,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制造足以为智能手机供电的固态电池,其成本会达到1.5万美元,而足以为汽车供电的固态电池成本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9000万美元。

分享到:

关键字:固态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