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研究获进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5-04-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传统液态锂电池电解质体系采用易挥发、易燃烧和易爆的碳酸酯类溶剂,在高温、高电压或极端条件下使用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锂电池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因此,开发新型高安全性全固态电解质电池能大幅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安全性和综合性能,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丰田公司、东莞新能源(ATL)、SAKTI3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提出了针对此技术体系的研发目标。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聚合物电解质课题组和锂盐课题组成立了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研发部,该研发部集合了30多名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联合国内优势企业,采用“刚柔并济”的电解质设计理念,制定了相应的路线图,全力推进研制基于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技术体系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目前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有望在未来三年之内开发出单体能量密度争取达到700-800 Wh/L的大容量动力或储能用电池,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15, 43, 136-164); Coordination Chemistry(2015, 292, 56-73);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 7, 4720-4727);Electrochimica Acta(2015, 157, 191–198)和Scientific Reports(2014, 4, 6272) 等国际期刊上。

 

图1 液态锂电池(左图)和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右图)的满电态穿刺安全性能测试

分享到:

关键字:固态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