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依托技术优势 中恒电气打造直流充电桩龙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5-04-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直流充电桩市场空间巨大。中恒电气(002364,股吧)依托自身的直流充电技术优势,被业内寄予厚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充电桩分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的功率远大于交流充电的功率,普通直流充电桩功率为20KW,一辆存电能力为20KW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只需要1个小时,而相同功率的交流充电桩需充10个小时。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记者,未来直流充电桩会因为可以快速充电而更具发展优势,不过直流快充需要建立比较大型的设备,将电网中的交流电整流后直接给电池充电,投入成本较高。“交流充电桩成本大概在6000元左右,好的直流充电桩要10万元左右,一般都是1到2万元。”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汪家红指出。

直流充电桩成市场发展趋势

直流充电桩正成为一种趋势。2011年之前,国家电网建设原则是慢充为主,2011年~2013年,国家电网建设原则是换电为主,随后在2014年召开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完善研讨会上,国家电网提出主导快充、兼顾慢充的建设原则。

去年,国家电网启动的2014年第一批充换电设备招标,共涉及充电设备539套,其中直流充电桩383套、交流充电桩156套,直流充电桩投资比重远超交流充电桩。随后再次启动的“2014年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建设项目”,招标规模为332套整车快速充电桩,这也是国家电网首次启动高速公路城际快充设备招标。

去年10月末,国家电网发布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2014年第四批招标的中标结果,中恒电气中标整车充电设备130套,应用于电动公交车充电站的建设,份额占比近10%,其中,220V交流充电桩66套,500V直流充电桩64套。此外,中恒电气承担了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新能源电动汽车超级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成为唯一入选此重大专项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项目。

尚普咨询分析师王雅婷告诉记者,中恒电气2012年收购的中恒博瑞在电力行业经营多年,和电厂、电网等电力系统客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合作关系,突破国家电网这样一个大客户是关键,预计公司未来在国家电网采购中将有持续良好的表现。

根据国外知名研究行业网站ReportsnReports发布的信息,2014年至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总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0亿元、30亿元、60亿元,直流充电桩投资占总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投资比重分别为:15%、20%、30%,因此直流充电桩市场空间分别为:3亿元、6亿元、18亿元,年复合增速145%。

增值服务才是未来发展空间

中恒电气是电力操作电源的龙头企业,电力操作电源是为发电站、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进行可靠性直流供电的产品。

将传统的电力操作电源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后,便形成了直流充电桩,依托传统的优势领域,中恒电气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大功率直流充电模块的厂商。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在中国电信的高压直流市场,中恒电气的份额达到了25%,仅次于艾默生和中达电通的32%和27%,远高于其他厂商;在腾讯等互联网运营商高压直流市场,中恒电气的份额超过了30%,中恒电气的综合市场份额预计在30%左右。

中恒电气凭借在直流充电领域的技术优势,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直流充电桩企业的领先者。

不过,王雅婷认为,充电桩是一个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即便未来几年进入爆发期,但爆发完后,也将会迎来设备产能过剩、价格竞争。“中恒电气既做充电桩设备,也做充电管理系统(软件系统)。”王雅婷表示,未来充电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三个功能,其中充电管理将对系统涉及到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的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从而提供更高端的服务,如和电动车有关的增值服务,这才是未来的发展空间。

目前公司试点已有一些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恒电气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1.25亿元,营业收入为6.009亿元,其中通信行业收入达2.9亿元,占比48.3%,电力行业收入达1.05亿元,占比17.5%。

中恒电气董秘办人士向记者估算,充电桩业务的收入仅占电力行业收入的约10%,“目前还是比较谨慎,只能根据市场调研来做,暂不会大面积投入和生产。”

对于充电桩在公司业务占比很小的原因,上述董秘办人士进一步解释道,主要是在看市场的变化以及等国家政策,目前充电桩没有标准规范文件出台,不细化。

在汪家红看来,目前,充电接口已经实现了国家层面上的标准统一,“不同车型充电标准范围不一样,高压可以接入低压,但是低压不能给高压充,如果把电压做得很高的话,技术压力也相对要求较高。”

萧函告诉记者,车型不同,充电设施配置就不同,公共充电桩也不好建。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将造成建设标准不统一、技术指标不一致,进一步导致充电桩无法通用,造成资源浪费。

中恒电气在2014年财报中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完全具备了一整套成熟的涵盖了交流整车充电桩、直流整车充电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管理系统的技术和产品。未来公司将加快市场推广,争取在新的一年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充换电系统的市场份额。

中恒电气董秘办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充电桩方面已积淀很多年,技术比较成熟,中标国家电网的项目也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认可,中标后,充电桩业务已经开局,目前公司已在北京、杭州试点,充电桩已有少量订单,但因为金额不大,并没有对外公告。

分享到:

关键字:中恒电气 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