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移动能源市场“飞”进现实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3月9日,完全由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起程,开始环球飞行,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新能源旋风,也敲开了移动能源市场的大门。

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23.20, 0.21, 0.91%)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发布了《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到19%。同时,全球能源体系向分布式移动能源演进,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有望随之进入新的篇章,即以可移动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通过与储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能源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的供应。

当前,移动通信、大数据以及智能终端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一场以“移动、实时、智能”为特征、席卷全球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变革。解决移动能源需求,一方面离不开容量更大、价格更便宜的储能设备,但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能源的即时、移动生产。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悄然兴起的各类可移动分布式发电技术,如薄膜发电、燃料电池、压电效应发电、温差发电、生物动力发电等,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多种潜在方案。

“众多方案中,具有转换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能源获取形式灵活便捷等特征的薄膜发电技术,已具备大规模市场推广潜力。”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新能源产业研究所顾问王会东介绍说,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剪裁”成各种尺寸,应用在3C产品、可穿戴设备,以及太阳能汽车、特种装备、太阳能无人机、卫星等高科技领域。

目前光伏技术的主要应用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是大规模的地面电站;第二是BIPV,建筑节能一体化;第三是移动能源。“光伏技术和民用产品的结合应用已经开始展现生机,我觉得后两大市场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样的市场下电池一定是多元化的,这就给薄膜电池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说。

移动能源技术的特征与模式,决定了其广阔的目标市场需求。从产业链环节划分,移动能源市场可分为移动能源产品、智能路由产品和移动能源服务等环节。其中移动能源产品将包含:服装、包类、公共设施等能够搭载可移动分布式发电技术的通用产品;自身需要消耗电量的各类电子、通信、智能产品;与交通工具相关的新能源车、船产品;以及一些功能特殊、续航要求较高的特种产品,如卫星、无人机等。

专家预计,2020年全球移动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与之相匹配的智能路由产品市场规模将随着移动能源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而逐步增长,并于2020年达到相当于移动能源产品市场规模15%的水平。

分享到:

关键字:移动能源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