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彭小峰和SPI带着互联网金融式的回归,有一定的启发性。毕竟,这是投资者和光伏发电企业首次搭建一个高效、直接的融资租赁桥梁。但互联网金融毕竟还是金融,对于金融产品最重要的风控防控问题,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文·李新
彭小峰是个人物!这在光伏圈子里几乎是公认的,尤其他在“彻底”失败后不久,重新带着SPI(Solar Power Internet,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头衔冲进人们的视野。不久前,彭小峰出现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地下一层的会议室里,神情轻松地向每位跟他打招呼的人推销SPI的新产品——绿能宝。
如果用彭小峰的希望来评价,他的这次创业,是用一种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营销的成功经验,融入SPI的新能源革命与分布式光伏中,来实践持续的光伏梦想。
平台搭成重在借势
打开SPI的官网,会发现其五项产品正如彭小峰所述:第一,美桔商城,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应用产品及绿色低碳产品的销售平台。第二,新维智能,就是为太阳能及环保发烧友提供小商业及家庭太阳能光伏系统的O2O服务。第三,生态家园,经营生态家园游戏与虚拟现实游戏。第四,碳豆银行,网络碳减排金融交易平台。第五,发电宝租赁,将购买的组件委托给绿能宝租赁,并将其安装至光伏太阳能电站。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通过阳光动力平台推出了的实物融资租赁“美桔”和“美橙”系列产品。截至3月16日,绿能宝美桔总共发布了10款产品,1至7号产品已经售罄,8至10号产品也已经接近售罄。从这组数据看,彭小峰此番是成功的,但这种热情能保留多久?
借互联网解决民众参与,并通过金融创新的来推进自己的新业务,可以说这个江西人已经完全懂得借势落地的重要性。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为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在去年年末前后出台十余个文件,其支持的力度和决心前所未有,但8GW分布式光伏的装机目标却未能实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只依靠行政的力量去推进分布式光伏,并没有解决民众和资本参与的难题,模式固化显然帮不到此前危机重重的行业。
那么民众参与度较高的新能源项目发展的如何呢?在德国,千家万户参与清洁能源生产是依靠他们自己的屋顶。民众广泛的参与提高了德国人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促进了德国的生态文明。
但在国内,大多数民众无法拥有一个可以自己支配利用的屋顶,那么简单地借鉴德国模式显然是不可靠的,那么就需要创造一种机制让人们能够参与的机制,让每一个关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绿色电厂”。
这正是SPI的创造——将太阳能电站光伏电池板作为一个基本单元:“美桔发电宝”,为它安装一个智能芯片,赋予它“生命”,使它的主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发了多少绿色电力,为拥有者创造了多少价值。
如果不考虑风控的因素,绿能宝作为互联网金融项目,可以解决中国新能源发展,民众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当然这也需要多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让大家了解绿能宝是什么样的项目。于是,SPI为美桔发电宝的主人们进行金融安排,将这些电池板租赁给太阳能电站,并通过自己的运营维护公司为大家运营美桔发电宝,以保障大家的投资收益;此外,像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一样,绿能宝的拥有者建立了一个交易平台,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买卖易这些美桔发电宝和它们下的碳豆。
高收益的潜在风险
在SPI的介绍里,这是一个安全、稳定、灵活的投资收益产品。用户按份购买已经建好或者待建的太阳能电站电池板,然后按月稳定收取光伏电站发电产生的收益,建好的为9%,待建的为10%。不仅如此,彭小峰还为这款产品开出了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条件,即锁定期过后,如想转让,保证三天转让成功。
不仅如此,SPI表示,要用十重风控模式来确保民众的投资安全。这些风控模式包括:“以行业最高标准严格甄选发电站”、“发电站须有优势背景及承诺对获得收益进行100%担保”等。
虽然如此,但在金融从业人员来看,SPI的作法风险很大。
在设计金融产品的时候,先抛开一切担保、交易流程、增信等交易结构上的各种因素,一般最先考虑的是基础资产情况。据了解,分布式电站的资本金内部回报率在12%~15%之间。格外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回报包含了0.42元/度的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如果扣除电价补贴呢,业内人士估计可能不会超过6%。而在国内,光伏的电价补贴最后当然能拿到,但时间会滞后,而对于一个可能存在挤兑的金融项目来说,这尤其令人担忧。
此外,为了解决电站投资期限太长(10年以上)对于普通投资者没有吸引力的问题,绿能宝给了一个承诺,产品在锁定期(最长90天)后承诺三天内转让成功。私募基金业从业人员贺颖彦表示,按照这样的安排,根据可能募集规模的10%甚至20%都要留作接续流动性的备用资金,进一步降低了募集资金的实际收益率。
当然,在最顺利的情况下,新能源补贴按时发放,投资用户十分踊跃认购绿能宝,所有转让都基本能够无缝由下一个投资者接续,没有耗用SPI本体的资金,待建项目建设无拖延。光伏电站的资本金实际收益率最高能达到15%,那么留给SPI本体的留存收益空间是5%。
贺颖彦认为,如果我们把绿能宝和它的互联网金融同行P2P网站对比,会发现P2P网站真实的基础资产收益率普遍达到20%左右,给予客户的收益率才能达到12%,网站留存要达到8%左右。而且他们还在“战略性亏损”。
说白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类网站来说,花钱“买流量”的模式还是无法超越。绿能宝是否能够以5%的留存收益空间生存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在传统的实业企业中,如果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企业为此付出的运作费用极低,对于行业不景气的光伏行业来说,没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融资还是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像彭小峰一样利用互联网进行融资,资金来源可能会相对灵活,但实际上企业本身要为此支出的费用远高于向金融机构融资,这会大幅度吞噬利润,不过自建融资渠道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再受金融机构限制,想融就能融。
自信背后更需谨慎
在SPI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后,几乎所有熟悉彭小峰的人都感觉,他变得放松了。以往,他总是匆匆忙忙、神情凝重,这一次他看起来终于不像时刻准备去应战了。
在外界看来,曾经的亚洲第一大硅片制造商赛维LDK倒下后,彭小峰消失了很长一段日子。据说,彭小峰曾尝试做过电子商务“非凡定美社”,失败告终;但此后从开始融资、推出SPI的新产品,短短6个月后,SPI的市值已经翻了25倍。用国务院参事石定寰的话讲,“都以为他被打趴下了,结果他竟然站起来了。”
那么彭小峰的信心来自哪里?相信首先是SPI背后的资本,关于这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彭小峰说:“2014年5月五轮私募融资,签约私募融资近三亿美金,引入了恒大集团、巨人投资、科瑞基金、动向体育、联合金融、城市地产等央企新兴集团、央企中节能集团、SPF太阳能基金等知名企业与基金成为新的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
如此反复地强调股东的名录,一方面向外传递绿能宝全面被市场认可;另一方面,这些“最牛”股东本身就是一张可能随时亮给别人看的好牌,既能显示自己已经在投资业内被广泛认可,又能显示身价,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SPI大打低碳减排攻势。当下,雾霾已经是中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改变能源结构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彭小峰正是看到这样的大势,才获得重新创业的机会,SPI的美桔发电宝,就是一种可以让民众全面亲身参与对抗雾霾的“战争”武器。
对于沉寂时间比彭小峰还久的光伏行业来说,彭小峰式的互联网金融式的回归,有一定的启发性。毕竟,这是投资者和光伏发电企业首次搭建一个高效、直接的融资租赁桥梁。但互联网金融毕竟还是金融,对于金融产品最重要的风控问题,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