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投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光伏产业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初,中广核向社会推出投资于光伏电站市场的“光伏宝”,其年化收益率高达13%。在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繁荣的当下,中广核此举引发光伏圈内质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光伏宝”宣传如此高的投资回报,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他强调,中国光伏生产能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利润却并不是第一,原因是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是成熟市场化国家企业的一倍以上。

“基于该产品,可能通过放大金融杠杆和加速周转以降低平均融资成本,无论是作为业内人士还是投资者,都愿意相信13%的年化收益或许确实是有所保障的,但我认为,这一融资成本并不会为大多数光伏产业所接受。”红炜告诉本报记者。

从投资回报角度看,相比今年5.58%的三年期国债利息,中广核这个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要高出一倍有余。光伏电站投资真的那么赚钱吗?光伏产业应有的融资成本又是多少呢?

记者在微信“光伏电站学习交流群”注意到,专注投资光伏电站的北京君阳投资公司总裁彭立斌的一组分析:比如100MW电站,年收入人民币1.5亿元,投资8亿元,贷款6亿元,15年,利率7%,利息4200万元,还本4000万元,税收1300万元,运维500万元,全部现金流回收完毕之后,能剩余5000万元。如果限电20%,收入减少到1.2亿元;如果利息提升到9%,利息支出增加到5400万元,结果是该投资项目难有正现金流。

红炜判断,2013年初,部分光伏企业可以接受最高12%的融资成本。2014年初,可以接受10%的融资成本。2015年初,对于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来说,这个融资成本已经降到8%。

某知名光伏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2013年初,可以接受12%的融资成本。但现在,即使在资产抵押条件宽松的前提下,最高只能接受10%的融资成本。

光伏电站投资不是一个能够承受高额融资成本的市场。作为大型国企的中广核,在获取电站资源、享受低成本融资方面或许会比民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在设备使用寿命、电网限电、补贴电价收取等对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方面不一定具有独特竞争优势。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降低融资成本,作为大型国企的中广核也应遵循市场规律。

据记者了解,由于业界反应不佳,“光伏宝”目前已经终止销售。

“投融资发展的历史表明,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融资成本并不利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纵观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近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当一些企业通过公开资本市场完成融资时,总是喝彩、鼓励之声不断;当一些企业自己设计产品通过民间开展融资时,总是反应冷淡、欲言又止。这种现象正在表明,光伏产业越来越成熟了。”红炜表示。

原标题:投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光伏产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电站 光伏市场 光伏投融资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