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则简短的消息出现在江苏常州:马凯副总理和工信部部长苗圩最近到万向A123常州工厂调研,表示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全力支持万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新能源汽车肩负“弯道超车”使命
万向A123常州工厂,一家生产电动车的民企,为何受到高层领导人如此重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新能源汽车肩负着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
其实,这并不是高层领导第一次为新能源汽车“站台”了。去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考察上汽集团时明确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高层领导人对新能源汽车如此重视呢?答案很简单:中国已经是世界汽车大国,马路上跑的各种牌子的汽车很多,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拿得出手的汽车几乎没有。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仍被外资把持。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技术,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资深汽车评论员田永秋认为,这是中国最应该抓住的机会。
田永秋:因为传统的汽车企业,目前来看我们跟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是接着按照国外发展的路径跟随着走的话,目前来看赶超国外这种水平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时候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国内和国外目前都处在这个导入阶段,就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抓住时机,中国还是有可能领先世界的。
新能源汽车抢占技术制高点优势明显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优势明显。近两年,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出手,以万向A123为例,通过收购、兼并,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能力。
田永秋:对于这些新进入的新能源车的生产企业,他们从条件来讲,相比较传统的观念有很大的变化,(像)万向呢,因为有了十年的积累,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另外,随着市场份额扩大,新能源车企盈利能力增强,今年1到4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万辆,净利润翻了9倍。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今后我们抢占制高点是有可能的。目前中国汽车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呢,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大得非常多。这就给今后的技术进步以及汽车厂商的科研投入提供了一定的盈利空间。
打好翻身仗还需政府、车企齐发力
当然,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要打好这场“翻身仗”,依然任重道远。田永秋认为,这需要政府和车企共同努力。
田永秋:中国现在可能得比其他国家下更大的力气、投入更多的精力,包括财政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补贴、支持的力度。如果是有些短板的话,就考虑尽可能弥补这些短板,企业或者向国外学习、或者通过海外并购,来迅速地把自己的水平、综合的竞争力提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