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小电池如何催化大机会

作者:祖小檬 张郁 来源:企业观察网 发布时间:2015-05-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众多储能解决方案中,特斯拉又一次选择了锂电。特斯拉的电池计划将在怎样的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用电方式?又将如何重构储能和传统电业的现有市场?

停电,绝对是现代人的噩梦之一。哪怕仅有几个小时,都会令束手无策的普通用户和企业抓狂。所以,月初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发布的特斯拉能源产品方案推出后反响热烈。

这并不出乎马斯克的预料,在不久前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他就曾表示,“市场对特斯拉电池产品的需求超乎想象”。

市场的反应印证了他的看法。据彭博社消息,电池产品发布的头一个礼拜,Powerwall和PowerPack就已经拿下了8亿美元的订单。其中Powerwall家用储能电池预订量已达3.8万个(总价约合1.79亿美元),而面向企业商用的PowerPack电池组的订单量为2500个(总价约合6.25亿美元)。这个数量已足够特斯拉忙上一阵子了。对此,马斯克表示,公司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消化现有的订单,预计2016年上半年的时候能够达到基本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水平。

锂电产业持续吸睛

锂电产业在上一轮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已备受瞩目,特斯拉的电池方案无疑将会使其中长期内在储能领域独占鳌头。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特斯拉涉足储能市场可能类似于2014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的热潮,具有事件催化剂作用。”

据他测算,1GWh的锂电容量储能对应需要600吨碳酸锂,每年按新增100GW计算,如果有10%采用了锂电储能,则需要10GWh的锂电容量,对应需要6000吨碳酸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级和电池级碳酸锂产量达到4.07万吨,若新增6000吨的需求,对锂电市场将带来巨大影响。

国金证券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路线的角度看,特斯拉在储能产品上仍然选择锂电的原因,一方面是从消化其在建的电池工厂未来的巨大电池产能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无论是对体积相对敏感的家庭用户,还是以调频应用为主的美国电力公司用户,能量密度更高、更适合高倍率充放电(功率型应用)的锂电都是更理想的技术路线选择。

然而,在新能源接入、电网、大用户削峰填谷等对体积不敏感,而对成本更敏感的能量型应用场景中,其他更为廉价的储能技术路线(如铅碳电池)仍有望凭借成本优势成为主流选择。

事实上,电网公司也是储能产业的一个潜在的巨大客户。为缓解高峰期的用电负担,电网需要庞大的储能电站来解决用电的峰谷问题。相较于目前处在观望期、分散的家庭用户,这一市场同样值得重视。

或催化传统电业市场

显然,可再生能源与电力储存技术结合,开辟了社区和个人电力自给自足的诱人前景。用太阳能电池板或风机发电,用蓄电池储电,居民家庭可以大幅度降低对电网的依赖。

目前,大规模采用储电技术成本太高,但居民储电技术解决方案已在市场上出现,例如英国Moixa开发的储电技术。德国政府甚至每年设立5000万欧元的补助金,专门帮助居民购买储电电池。

但造价仍然是最大障碍,德国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朱丽娅·赫丁称:“目前,购买储电设备更多是一种基于感情做出的决定,而不是出于经济原因——人们喜欢能源自给自足的想法。储电技术会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但我们现在还不到时候。”

EY咨询公司的本·沃伦则认为:“储电市场看上去就跟当年的光伏太阳能市场一样,在未来三到五年,电力储存成本将大大降低,速度很快。”这将对消费者、大型电力公司以及电网运行商产生深刻的影响。“很快地也会发展到电网电力需求大幅减少的地步。”智囊机构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吉米·奥尔德里奇说。

巴莱克银行的研究估计,到2018年,美国有20%的电力用户可以从太阳能和储电设施得到电力,价格与从电网供电的价格一样。“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太阳能电力加上储电技术可能重新构筑电力行业的组织及监管构架。”事实上,这种威胁是巨大的。花旗银行估计,按照现有的形势,发达国家电力公司的市场会缩减超过50%。

有些电力企业注意到这一点。去年年底,德国电力巨头E.On公司老板宣布,该公司正在退出化石燃料和核电业务,转而集中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宣布电力公司传统的经营模式“分崩离析”。

沃伦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力服务企业能够满足客户用来生产和储存自己的电能所需要的一切,电力公司会发现,“集中发电与配电已丧失未来”。

电能储存为Imergy电力系统公司的比尔·沃特金斯所称的“能源民主化”铺平了道路,在这一体制下消费者不再受大型电力公司的束缚,能够生产自己使用的电力,而除了设备成本外,这种电力实际上是免费的。

假如真有这样一天,大型发电与国家电网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是,许多个人与社区将有权选择自己的供电安排。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点

被奉为汽车界“苹果”的特斯拉,这家硅谷起家的互联网气质的明星企业,每个举动都备受关注。

和苹果一样,特斯拉也面临着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麻烦。谁都不愿面对车开到半路没电了的尴尬。特斯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电池计划只是他们解决方案中的一环。

为此,马斯克通过其持有的分布式光伏企业(Solarcity)、电动车和储能设备的结合,打造了一个极富代表性的能源互联网的闭环生态圈,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一次成熟的探索借鉴。

能源互联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信息和能量的双向流动。电网、清洁能源、微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应用,都要靠储能设备作为其中协调的关键环节。

今年3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开发建设,帮助用户实现用电精细化,为减少电网峰谷差提供技术支持。同两会以来持续升温的“互联网+”对照,显然,能源互联网及储能设备将赢得政策面的持续关注。

清洁、安静、美观——特斯拉电池优势显而易见,而能否完全颠覆人们使用和储存能源的方式而成为下一个行业标志?现在判断可能为时过早,但作为对于电动汽车之外业务的尝试,特斯拉的确成功地引起了市场的注意。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