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智能转型为突破口 “中国制造2025”扬帆起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5-05-19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工信部参与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即将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分析人士指出,会议明确了智能转型为突破口,“互联网+”趋势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有望成为主线,建议投资者从智能控制装置、智能制造机器和智能终端产品三个方向布局。

政策暖风频吹

5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苗圩介绍,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去年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力量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苗圩强调,“中国制造2025”要抓住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即将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该规划的目标就是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参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起草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规划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到2020年,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试点和示范,如大力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为2020年到2025年,将大力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着力推动“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

智能转型企业受关注

“中国制造2025”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其中智能转型被明确为突破口。

根据“中国制造2025”设想,其中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将优先发展,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将重点突破。具体来看,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突破一批“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高端装备制造将全面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指出,“互联网+”趋势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主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是未来融合发展的拓展方向,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技术融合出现的领域与政府产业管制放松的领域。预期在中长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进入管制将有进一步放松,市场竞争结构将更为合理。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智能化转变是必然趋势,在此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智能控制装置,即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发展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制造机器,即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智能化成套装备;三是智能终端产品,即能够融入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智能型产品。

分享到:

关键字:智能制造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