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电力装备“出海”恰逢其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包括电力装备、节能等行业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电力装备方面,国家将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

申万宏源(000166,股吧)分析师韩启明表示,上述电力装备的制造商主要以国家大型装备企业为主,包括水电、核电和燃气轮机生产商,如上海电气(601727,股吧)(601727.SH)、东方电气(600875,股吧)(600875.SH)等公司皆在其中。

“目前离2025年这一时间点还有10年,大型机组的发展还有提升空间。”韩启明说,近两年是核电的高峰建设期,预计有14台机组投运。而在《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也提到,我国力争到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机组达到5000万千瓦。

此次行动纲领,核电设备制造商无疑受益良多。目前上海电气在核岛领域的市场份额较高,特别是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装置。截至2014年年底,东方电气的高效清洁能源在手订单为810亿元(含核电),占其1267亿元在手订单的64%。

此外,国家也会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的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韩启明认为,这部分领域中,一些有较强活力的民营企业将充分受益,上市公司方面做新能源装备制造的有京运通(601908,股吧)(601908.SH)和晶盛机电(300316,股吧)(300316.SZ)等;储能装置主要是阳光电源(300274,股吧)(300274.SZ)和科陆电子(002121,股吧)(002121.SZ)。

“在国家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以往很多人聚焦于光伏组件和电池生产,对光伏设备厂商有所忽视,这部分产业链其实更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某光伏大厂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过去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冶炼设备都来自于海外,价格奇高无比,当然当时的光伏产品售价也相应较高;但随着光伏产品报价、电站建设成本的走低,作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制造地的中国,更需要价廉物美、制造领先的设备作为后盾。

而再看储能业务,其空间也不小。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分析师认为,目前储能加上光伏发电系统能使家庭和商业用户减少对电网的依赖,也可锁定长达20年以上的电费,避免消费电价长期持续走高带来的能源成本上升风险。

齐鲁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说,在国内涉及储能的企业还不多,主要是价格较贵,国内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够,但中期来看这一行业的前景可期。

“目前,要做储能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也在增加。随着新一轮电改方案的推出和落地,储能、智能电网市场也会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如果谁能在能源互联网闭环中赢得先机、获得政府扶持政策并有较好的技术储备,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该分析师强调。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