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工信部拟制定废弃电器回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动力电池应首当其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车之家 发布时间:2015-05-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22日从工信部获悉,日前,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举办的“2015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际会议”在上海市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相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新常态下,深入探讨废弃电器电子资源化问题,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负责同志介绍,工信部将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以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开展试点示范,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产业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中,涉及电子电器相关元件回收的当属动力电池。“尽管电动汽车是零排放,但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致命的,希望汽车生产厂用环保的方式处理这些废电池。”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公开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追加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之一,吴锋认为:“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若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试想,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 弃在自然环境中呢?大量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进入大自然,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如果没有规范的电池回收体系,这些电池无疑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

回收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电动汽车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并没有大范围应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尚未出现大规模报废的情况,所以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从目前来看,不少企业、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动力电池的余能研究,投入资金上马梯次利用研究项目,但是进展相对缓慢。而技术层面之外,要推动梯次回收利用,显然还有产业链的难题待解。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各自为政的态势,单靠车企、电池企业或者电池租赁的运营商主动牵头从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研究都具有较大的难度。

解决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有道可循

中上汽车董事长谢镕安表示,新能源汽车除了电池之外,还有一种牵引级超级电容可以作为车载动力,超级电容采用活性碳作为原材料,相对于动力电池而言,更加环保。一是不含任何重金属,即使废弃,对环境也没有任何污染;二是寿命长,回收容易,连续使用100万公里后,容量仍达90%左右,车报废了,超级电容只要回收加以激活,又可达到100%。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