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核电为国“强筋壮骨” 总理为核电扬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5-06-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16日,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开工一个月零十天,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中核集团面向全球召开技术推介会,向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等200多位代表推介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技术,并向全球提供核电一体化方案。

此前一天,中国核电(601985,股吧)的“超级代言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赴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信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你们为我撑腰,我去国际舞台为你们扬名。”李克强对中核员工表示,要用最高标准、最优质量、最好性价比,提升中国核电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智密区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非常安全。

肩负走出国门重任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早已是总理推销单上的主打产品之一。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还是到各国访问,中国核电俨然成了中国的外交名片。

据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中国几十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俗话说“好货不愁卖”,但在讲究抢占国际标准市场的今天,“好货”也要合标才能好卖。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考察期间,尤其关心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堆芯是否使用同一标准。

据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的安全指标和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国际上对于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核电不光要在国内发展,还要"走出去",要形成统一标准,"五个指头要攥成拳",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李克强说。

王长信介绍,我国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AP1400技术非常安全,而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安装运行阶段,这给核电出海打下了基础。

今年2月,中国和阿根廷签订了《关于合作在阿根廷建设重水堆核电站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这也是第一台“走出去”的中国重水堆。

据了解,中核已经与包括英国、巴西在内的多国达成合作共识,并于今年5月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巴西核电公司签订全面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

世界核电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160台核电机组,由此带来的新增投资将达到1600亿美元,这无疑给中国核电“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未来15年投1.2万亿

“你们自主研发制造质量优、有竞争力的核电机组,是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李克强在与6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视频连线时如是说。

王长信介绍,核电运营成本较低,在新能源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稳定、价低、发电能力强等优势,“投资核电很划算。”

然而,2011年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以德国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放弃了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核电建设也一度陷入低潮。

国务院此前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把“安全第一”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

在中核考察期间,李克强再次强调:“发展核电的头等大事是安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设计、验证、建设、运营,确保质量一流,绝对安全。”

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中国核电也会面临各界对安全问题的质疑。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会像珍惜中国人民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核电"走出去"这些国家的核电安全问题。”

据中电联测算,我国在2015~2030年核电总投资额将达到1.2万亿元,其中每年设备投资额将达到3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亟待释放。

分享到:

关键字:核电 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