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长,青海省的用电量以6.5%的年均速度增长。依赖于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青海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青海太阳能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更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有未利用荒漠面积2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优选区域。按目前的规划,到2020年,青海省累计集中并网光伏发电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分布式64万千瓦,光热发电120万千瓦,合计1184万千瓦(11.84GW)。预计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量将达170亿千瓦时(17,000GWh)以上,接近20%的全省用电量。
青海有丰富的锂矿产资源,青海的锂资源主要存在于硫酸盐型盐湖中,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周边,可以大力发展锂电池储能行业。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太阳能发电“不稳定、不连续、可预测性差”的难题。依托丰富的锂资源,大力发展青海的锂离子储能电站,按照行业通常的功率配置比率,如果配置 4小时容量,到2020年需要配套8.8GWh的储能系统。
青海不缺自然资源,在好的政策下,青海也不会缺少市场。缺少的是产业链和人才。这时候尤其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以点促面,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会来,人才也会来。产业链、人才链一旦打通,会形成进一步而且长远的带动作用。
青海具有独特的锂电池资源优势及光伏发电的资源优势,青海公司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全部建设,将形成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技术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生产基地,极大的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向前发展,同时促进青海省科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必将成为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典范。
【嘉宾简介】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博士 曾毓群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化工高级工程师;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学术委员;亚洲固态离子学会理事;200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锂电论坛“2008年杰出贡献奖” ;2010年获东莞市市长奖(技术领军人物)。 1999年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储能事业14余年,长期主导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与市场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