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充电桩的建设正在成为决定新能源车企竞争的关键。上周,特斯拉公布了充电网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把依靠城市公共充电设施的国内企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业内人士表示,未来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直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同时也是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要推动力。
国内车企受限商业模式
事实上,纯电汽车的普及和推广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充电难。国内车企在跨省充电桩的建设上举步维艰。
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各车企都只能在所处的城市建设充电设施,由于投入高、收益慢,这导致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放缓,新能源车车主跨省出行仍难以解决充电难题。
据了解,目前国内车企深知充电桩建设的严重滞后,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电动车产品的普及。但迄今为止,只有北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电网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次纯电动汽车的京沪高速行,在目前仍未真正投入使用。国内车企也没有找到一条各个利益相关方都乐意接受的合作建设充电桩的商业模式。
特斯拉独撑公共充电网
相比于国内车企在充电桩上建设的犹豫,特斯拉依靠合作建设打造超级充电网络已经取得了成效。日前,特斯拉正式公布在中国的超级充电网建设成果和2015年建设规划,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继续重点打造以城市群为核心的七大重点区域超级充电网络和热门超级充电旅行线路。
截至目前,特斯拉利用在多个城市和地区兴建超级充电桩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已推出了多条适合特斯拉车主的长途出行线路,如北京至上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超级充电网络。
特斯拉充电建设负责人表示,目前特斯拉车主的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已达到95%,特斯拉与目的地合作伙伴签约,已经布局了2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900多个普通充电桩,这也促成了特斯拉充电服务覆盖至以全国21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350公里半径范围区域,涵盖了80%以上的主要城市。
充电桩带动销售战略明确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特斯拉无法与政府建设的基础充电设施兼容,这也迫使其独立投入巨资,推行“广撒网”建立充电服务点建设。
在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看来,除了投资建设充电桩的市场主体看不到盈利前景之外,充电接口标准的缺失也被认为是阻碍充电桩建设的另一大根源性难题。据悉,目前国内主流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存在3种标准、5种充电模式,特斯拉更是因采用欧洲标准,与国内其他充电桩无法兼容。
在市场倒逼与中外车企的呼吁中,最新的消息是,中国新版的充电标准正在修订中,有望在今年年底发布,而一旦统一充电标准,国内的充电设施建设数量也将成倍增长,最终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