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世界能源展望》提出经济与排放正在脱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6-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个月后,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在巴黎拉开帷幕。各国都在为这个关键性的气候变化会议做准备,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履行自己的承诺。此次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系列之特别报告,旨在协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关系,确保能源生产与利用以可持续方式进行。

6月1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名为《能源与气候变化》报告。这份报告是IEA《世界能源展望》系列中的特别篇,详细评估了各国已经提交给COP21的气候承诺和意向。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同时阐述了不同地区能源变革的侧重点和举措。

经济与排放正在脱钩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速率大约为3%,而根据BP2015《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急剧放缓,仅为0.9%,这表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已经开始脱钩,能源消耗转向低碳领域。

2014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平稳,为323亿吨,与2013年基本持平。

这是自追踪记录二氧化碳排放40多年来,第三次出现这种结果,也是首次在经济危机之外出现这种结果。

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提早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的脱钩,主要通过提高工业电机和建筑行业的能效实现,包括制定家电和照明的能效标准等。在排放已经开始下降的国家,经济增长与排放脱钩的速度明显加快。

与近几年相比,欧盟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占2030年减排量的三分之一)未来的脱钩速度会提高近30%。在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与排放之间的联系大幅削弱,但不同措施的相对重要性不同。

据了解,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引领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势头强劲,达到了2700亿美元。由于成本的不断下降,201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所有新增产能的一半。这个结果与中国等经济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毫无疑问,很多国家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着努力: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将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印度、印尼、泰国等国家正在借助低油价这一契机来减少化石燃料补贴,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已经出现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迹象:美国和中国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许多国家已经向COP21提交了各自减排承诺,其他国家也正在制定相应承诺计划。

四大支柱帮助实现减排目标

尽管距离COP21的开幕还有5个月的时间,但不少国家已经提交了相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这些是各国政府增加减排雄心“良性循环”的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IEA认为四大支柱必不可少:1.排放达峰———设定能够实现全球能源相关的排放尽早达到峰值的条件。

2.五年一次修订———定期审议各国贡献,检验减排范围,提升减排雄心。

3.锁定愿景———把已经确立的气候目标转变成长期的集体排放控制目标,并建立与长期愿景一致的短期目标。

4.监测转变———建立有效程序,追踪能源部门在实现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

这四个支柱帮助人们对全球和各国低碳发展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看到领导层展示的清晰目标和明确行动。此外,IEA还提出了一项衔接(bridging)策略,可以使全球能源相关的排放在2020年达到峰值。实现近期排放峰值的承诺将传递清晰的讯息,即控制2°C温升目标的政治决心。

衔接情景包含五项措施:提高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业的能效;逐步淘汰最低效的燃煤电厂和禁止新的建设;将电力行业中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从2014年的2700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000亿美元;到2030年逐步淘汰对终端用户的化石燃料补贴;减少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甲烷排放。

以上措施将对全球能源结构带来深远影响,将抑制未来五年石油和煤炭消费的增长,并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

在衔接情景中,煤炭使用在2020年之前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石油需求到2020年之前一直增长,然后保持稳定。

既要发展,也要减排

如何协调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也是一项重要议题。如何做到既明显削减碳排放,同时又能维持世界经济的增长?煤炭的燃烧是让全球数亿人摆脱贫困和黑暗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驱动全球变暖最危险的因素。二者之间如何权衡,联合国已经设定了目标,但结果却并不能让人满意。

近日,来自30多个国家的能源部部长参加了联合国举办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主要内容为讨论如何解决全球13亿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其中,印度的无电人口数目最多,大约为2.5亿。尽管印度政府在太阳能发电上进行了大手笔的投资,但发展中国家消除能源贫困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煤炭,印度是全世界最热衷于使用煤炭的国家。印度认为煤炭是重要的扶贫工具。最近的分析表明,2020年,煤炭可能达到其使用峰值。

COP21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是否会传达一种信念:各国政府将竭尽全力实现气候目标,也就是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以前的2°C以内。

峰会上能源将成为讨论的核心议题。

由能源生产和利用所产生的排放占到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二,意味着在COP21上所做的承诺必须既能够明显削减这些排放,同时又能维持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世界各地的能源安全,解决数十亿人口获取现代能源的问题。COP21上达成的协议必须覆盖广泛的地域,这意味着该协议必须公正,既要反映各国的责任,也要充分反映各国的现状。

让能源变革荫泽后代

2015年,各国的决策者能否达成协议,共同努力,建立起迫切需要的变革环境吗?目前答案还无从知晓。但是为了继续推动该进程,IEA将在年底COP21召开之前,继续整合各国新提交的承诺,并及时发布分析结果。在COP21之后,IEA将会继续利用其所掌握的大量能源数据和信息,在各国进一步制定、完善、修改和落实其计划的同时,对各国的贡献和整体影响进行评估。

如果要实现2°C气候目标,世界能源体系的转型就必须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景。

虽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实现能源部门低碳转型的共同长期愿景不仅能够支撑短期承诺的制定,其实现手段也能够被各个国家所采纳。如果当代人不希望影响下一代人的福祉,那么全世界就必须尽快做到量入为出。

不同的地区,能源变革的侧重点不同。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就很高,这有助于其实现能源部门的目标和降低排放增速。减少来自油气生产过程的甲烷释放和减少化石燃料补贴(同时为最贫困人口提供专门支持)是中东和非洲的关键措施,东南亚地区可以通过一整套行动方案帮助减排。虽然在衔接情景中尚不能实现现代能源的全球普及,但是降低能源相关的排放行动依然实现了到2030为17亿人口提供电力和让16亿人口用上清洁炉灶。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 环保 碳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