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资本+平台+充电桩”破解新能源汽车租赁难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动汽车时代 发布时间:2015-07-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租赁业务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有效商业模式吗?7月2日,电动汽车时代网在798艺术园区进行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及专车服务挑战与解决方案”沙龙对此进行了讨论。

此次沙龙举行之际,受政府多项利好政策刺激,很多租赁公司开始推出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一些汽车行业之外的社会资本也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分时租赁、专车、大客户租赁等业务模式也纷纷出现,并且在“互联网+”的思维下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在现实运行中,新能源汽车的租赁业务仍然面临资产太重、充电难、车辆使用率不高等难题,许多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都处于前期投入或者亏损状态。

针对这些状况,此次沙龙邀请了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其勇、滴滴专车华北大区负责人付群峰和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王婧,以及数十家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代表共同就充电、车辆运营及融资租赁等话题展开讨论。

对于充电难的问题,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其勇表示,普天新能源目前正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城市大力推进充电桩的建设。北京市场的目标今年建设2000个充电桩。而且,这些充电桩很多都分布在公共的停车场,随着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租赁,尤其是非常依赖充电设施的分时租赁这种商业模式将得到有效发展。

滴滴专车华北大区负责人付群峰表示,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使用率都不高,滴滴专车作为最大的专车平台之一,与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各租赁公司车辆的使用率。据他透露,目前,滴滴专车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万辆,而且还不不断增长。

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王婧表示,租赁企业在购置新能源汽车时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而且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其二手车市场还未形成,所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能够有效分摊企业的资金成本,减少运营风险。

经过讨论,各方达成共识,新能源汽车租赁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在金融资本、充电基础设施、汽车租赁公司和智能用车管理平台等几方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实际的运营效果。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