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江苏海四达公司持续攻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难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通网 发布时间:2015-07-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换上鞋套,穿过风淋室,记者在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见到了冯力。这位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电化学专业博士,正目不转睛盯着一组圆柱形电池,随时记录下相关数据。“这是我们最新的拳头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

2013年,国家新能源政策频频出台,国内电动汽车发展迅猛,而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的革新,这让在加拿大拼搏了10多年的冯力萌生了回国发展的念头。此时,海四达也正调整经营策略和研发方向,发展重心向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转变。双方一拍即合,由冯力担任海四达研发中心副主任,主导研发锂离子动力电池。

冯力一头扎进了研发中心。每天,都制订周密详细的研发计划,将整个团队的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进度一日千里,电池容量从一开始的1300毫安时,升到2000毫安时,只用了一年时间。

去年5月,冯力开始向2200毫安时冲击。“别小看这一小步的提升,足足花费了10个月时间。” 冯力介绍,与普通锂离子动力电池相比,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要求更高,不仅功率大、耐高温,还要寿命长。为了达到最优性价比,冯力跑遍了河南、广东、深圳等地30多家供应厂商,仅电池原材料的选择就用了半年时间。遴选出合适的电池原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经过数百次试验,冯力终于从150张配方中选择出了最优原材料配比,成功研发出2200毫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

今年1月,2200毫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进入试生产的关键时刻。但是,连续几次测试数据都显示,电池的一致性一直在90%左右徘徊。

“一致性”以电池的电压、容量和内阻作为评价的主要参数,突破了这一关键,就有机会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冯力没日没夜蹲守在生产车间,从浆料搅拌、过滤,到涂布速度、温度、干燥,全都亲自检测,详细记录每一个数据。最后在涂布混料、冷却水流量等方面找到了问题,电池的一致性一下子提升到97%。

2月初,2200毫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正式投入量产,日产量接近5万支。目前,已有4家汽车生产厂家开始使用海四达锂离子动力电池,杭州、广州、南京、合肥等地的17家汽车厂家已跟海四达签订了意向合同。

2200毫安时电池只是叩开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敲门砖,冯力带领着他的团队正在又一次冲击新的高度。“目前,2500毫安时电池小试已完成,正在进行全面评估。”冯力表示,通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让“海四达”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