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返回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鉴定会召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5-07-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和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六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项目顺利通过鉴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水利部原总工朱尔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菊根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武警水电指挥部原总工梅锦煜、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工陈东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孙保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赵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李新。项目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贾金生、许要武、姜忠见、郝荣国等出席了会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贾金生副院长代表项目组进行了汇报,项目单位代表许要武、姜忠见、郝荣国等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和质询。

项目针对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在水库设计、成库施工与工程防渗,高压输水系统围岩安全,厂房振动与抗振安全,沥青混凝土施工专用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十三陵、天荒坪、西龙池、泰安、宜兴、宝泉、呼和浩特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成总装机容量逾越1000 万千瓦。

会上张楚汉院士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项目组把有关突出进展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我国沥青防渗施工打破国际公司垄断,在抗低温冻断、抗高温流淌和复杂接头设计等方面已居国际领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应好好总结。李菊根副理事长指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以项目参加单位为主的我国“产学研用”联合的队伍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很多方面开始引领国际发展。随着风电、太阳能、核电的发展,抽水蓄能电站还要大发展,2030年有可能实现1.2亿千瓦装机,希望项目组继续奋斗,继续强化技术创新,为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朱尔明总工指出蓄能电站自身有难点和特点,如在软基或深厚覆盖层上做全池防渗、特高压输水洞施工、高水头、高转速情况下保障厂房抗振安全等,难度都非常大,项目组围绕这些难点、特点,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取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很多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之最,成绩可喜可贺。其他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质疑,讨论热烈,认为项目成果具有重大经济社会价值,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总结技术经验,加以推广。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