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中国甘肃敦煌方圆约20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犹如银色的海洋,一排排槽式反射镜面板整齐排列,日光通过反射镜面板折射和聚集,被装有热熔盐的集热管吸收,将光能转变为热能,再通过传统的热力循环做功发电。这是全球光热发电规模最大和技术最先进的光热发电基地,由300个光热电站组成,总装机1500万千瓦。这个场景就是甘肃阿克塞50MW光热发电项目于2016年完工后的蓝图,目前这个项目的操作方甘肃光热发电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先期投入20亿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示范性50MW高温熔盐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
快速发展的蓝海
说起清洁能源发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核电、风电、光伏,光热能使用似乎仅限于太阳能热水器之类民间利用。但是,太阳能发电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在全球已成井喷之势,以美国为例,现在役运行的机组已超过400万千瓦,至2020年将增至4700万千瓦至1亿千瓦以上,既5年内10到20倍的增幅。除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已成功运营超过30年时间外,现在沙特、阿尔及利亚直至摩洛哥都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发电站。 IEA(国际能源署)甚至预测作为唯一可以替代火力发电的能源技术,在2050年热发电装机至少可以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1%,预计在未来几年,美国市场装机总量增长20倍,中国市场装机总量增长100倍。依据我国目前发电构成比例:火力占81%,水利占16%,核电2%,光伏和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仅占1%,目前是还是刚刚起步,光热发电所占比几乎为零。可见,这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其战略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加快太阳能热发电,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明确太阳能热发电为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方向和重点创新方向。中国热发电装机至少达到300万千瓦(即投资1200亿以上)。
2012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1000MW,到2020年达到3000MW。中国到2030年将达到29GW装机,按照1200元/KW建造成本计算,潜在产业规模为0.348万亿元。全球到2030年将达到200GW装机,按照2500美元/KW建造成本计算,潜在产业规模为3.2万亿元。
孤独的领跑者
相比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是大势所趋,其优势在于并网友好、发电稳定、储能可控,最值得大力发展,国外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万亿市场正处于起跑阶段。
中国光热发电行业任重而道远,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甘肃光热则拥有世界最优秀的“同胞兄弟”公司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在打造一个光热发电产业全产业链,包括集热、换热、储热、发电等全套设备的生产制造及一个世界级光热发电研发中心,最终可实现在这里下一份订单就能建设一个完整电站的目标,无论从技术还是成本都最具世界级竞争优势。2012年3月,国家科技部《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太阳能发电具备建立100MW级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设计能力和成套装备供应能力,初步建立太阳能发电国家标准体系和技术产品检测平台,形成我国完整的太阳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而天津滨海光热发电首期建设就是200MW,如此完整的产业集合目前在世界上还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