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12家企业入围大同“领跑者”光伏示范项目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7-27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7月15日,12家入围“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电站招标的企业名单公布,并将就此前划定的地块进行抽签。其中,获得10万千瓦项目权的企业包括:同煤集团、中电国际、中广核、中国华电、华能新能源、三峡、联合光伏;获得5万千瓦项目权的企业包括晶科电力、晶澳、英利能源、正泰新能源、阳光电源。

“本次项目招标采用竞争性遴选的方式,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在此前召开的该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领跑者”计划不同于一般的光伏项目,要起到支持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作用。光伏发电除了产品要达到先进水平,光伏工程投资经营企业也应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管理能力。作为光伏产业“领跑者”计划首个获批的基地,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将承担起这个功能。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与我国光伏制造产业疾驰脚步相随而来的技术进步压力逐渐显现。

“目前,我们既有世界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也有众多技术水平一般,甚至落后的企业。随着近几年国内光伏市场的扩大,本应淘汰的光伏制造企业,又有了生存空间,使得淘汰速度变慢。”梁志鹏坦言,不希望逐步扩大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规模是给落后企业生存空间,而应多给先进企业创造机会。为了支持先进的技术能够迅速扩大制造规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领跑者”计划提出了准入技术标准,给具备“领跑者”技术标准的产品提供专门市场予以支持。

据悉,该示范基地的全部光伏电站项目都将按照国家能源局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有关要求,采购达到“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的光伏产品,例如多晶硅和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高倍聚光和薄膜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30%和12%以上。所有产品均应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检测认证。

“对此,有些企业表示,肯定会给大同基地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而我们提出‘领跑者’计划更直接的目的,是给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提供市场。”梁志鹏表示,认证机构将会检测和确认企业是否具备一  套先进技术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标准,同时能够不断改进提高,而不是普通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挑其中好的满足标准的就行。

记者从负责示范基地的项目招商和业主选择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了解到,该基地建设定位为光伏新技术示范地、领跑技术实践地、先进技术聚集地,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电价下降。招商工作着重考察投资人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经验业绩和投资实力,通过投资商资格审查、评优方式详细评审排序、企业项目选择等一系列公开透明的步骤进行。

该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会上,梁志鹏强调,希望可以选出已经有丰富的光伏发电经验、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作为该项目的开发主体。“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希望这个投资主体是以转让项目为目的的企业,如果有企业想在建设过程中  或者建成后通过转让来投资开发这个项目,我建议不要参加。”

一期100万千瓦将于今年底建成

记者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了解到,大同采煤沉陷区指大同煤田开采影响范围,总面积1687.8平方千米。规划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建设3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介绍,基地2015年批准开发建设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这12家企业抽签的12个地块分别为南郊区高山—云冈片区50万千瓦和左云县店湾—水窑片区50万千瓦。每个分片区通过110千伏线路送入店湾和高山220千伏汇集站,再分别接入国网220千伏变电站。两个片区共划分12个单体项目,其中7个为“领跑者”计划项目,项目单体规模为10万千瓦;5个为   “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项目单体规模为5万千瓦。另外5万千瓦由基地公共平台使用。其中:基地野外光伏测试平台配套3万千瓦、开展太阳能电站与大同土壤植被研究示范1万千瓦、开展太阳能电站景观规划研究示范1万千瓦。

“每个地块的地质条件及电网接入条件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设成本也会有所不同,最终决定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地块的归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本次抽签后由企业自行决定是否投资,如退出招标将由其他企业进行递补。投资商递交确认函后,与大同市政府签署开发协议。

据悉,该基地一期项目100万千瓦即将全面启动,拟于7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投资商与市政府开发协议签署工作,全部项目力争于本年底前建成并网。对此。中广核太阳能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该企业目前逆变器已经采购完成,8月开工没有问题。

梁志鹏表示,山西大同国家光伏先进技术示范基地作为我国第一个以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基地,下一步将在总结基地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推广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和光伏产业升级共同促进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十三五”期间和更远期光伏产业提质增效和实现 “优质制造”提供市场保障。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