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电改后:电力市场该怎么走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阳光工匠光伏网 发布时间:2015-07-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电网购销差价按0.2元/度计,意味着至少是个也有万亿级电力交易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电改,无疑是能源结构转型、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新举措。

新电改出台到现在已历经三个月了,犹如今年二季度中国股市行情,势不可挡,这段时间大家关于电改概念或话题骤然大热,其中不乏有从事电力行业、新能源行业、互联网行业、低碳行业、节能环保行业,从国家统计局数据(下图所示)看,按年平均电力生产量5万亿度电,以每度电约0.6元计,至少也是个3万亿的庞大吸金市场,目前电网购销差价按0.2元/度计,意味着至少是个也有万亿级电力交易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电改,无疑是能源结构转型、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新举措。

电力市场可期,但盘子这么大,该怎么走呢?

首先,想从事肯定得开家公司吧,那就得先办营业执照再办理有关许可证。看到下面的图也许你迷惑了,怎么还要《供电营业许可证》,不是取消了吗?

是,有这么回事,但是不全是,是删除《电力法》中的条款而已,而不是取消。

2015年4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六部法律作出了部分修改。

其中与光伏发电行业有关的法律可直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了,作出修改如下:

删去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的“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

20年后《电力法》的修改,表明了国家及政府在电改上的决心,也进一步确定了“二头放开,中间监管”中供电业务部分的放开,无疑是一种利好消息。

此次修改《电力法》,删除第二十五条第三款,即在践行2013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执行“先照后证”,只是将《供电营业许可证》不作为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而已,并不是取消。

想创办公司进行电力业务,流程应当是: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办理《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最后取得《供电营业许可证》,即为大家常提到的售电牌照,这才算是取得真经。

在前期文章里有提到过,截止5月底,全国已有四省16家售电公司成立,售电牌照可谓是售电主体从事电力业务的通行证,但均未拿到售电牌照,处于占位之势观望之态。

面对电改后即将开户的庞大电力交易市场,各相关行业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暂且从以下几个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解析,看谁更容易、更有可能进入此次售电市场大潮中,更能找到机会,或许能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涉网类企业

电网现状:2014年电网投资大概5000亿,销售额估算25000亿(信息来自网络)。阿里巴巴2013年财报一年的销售额约为60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电网产业发展空间无限大。

那么在电改中可能有所作为的涉网企业有哪些呢?主要有发电企业、电力设备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相关技术型企业等。

电改电改,电力企业故是当仁不让,是最容易切入电改后的售电大市场的。

发电企业多是国有企业,包括各省发电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小豪门、新能源发电企业(下小节会其分析),发电企业作为电的起源地,在电改路上,他们有相当足的经验,即使出现问题也相对更容易解决。且在电改前期,各方博弈实质上是对各自原有利益将重新面临分配的争夺,基于此点,发电企业进入好像最为大家认可,也最容易切入,也可以承担起非唯利是图的社会责任。

其次,电力设备也有望在发电企业的一路引领下,从电改后的售电市场分得一杯羹。另外,电改路上,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样离不开电力设备企业的支撑,这里的制造装备业市场也将是或作为电力设备企业的下一个新增长点。可以在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上同互联网结合研发适应未来智能电网的电力设备,为能源互联共享的实现提供一种可能可行经济性的方案。

售电企业,将是电改后对社会资本开放电力市场的红利与蓝海。这片蓝海的参与者可以是原有电网企业、原电网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是独立售电企业、原电网技术人员加独立主体结合的售电企业、合资售电企业家,甚至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电力相关技术创新型企业新起之秀,总之电改后的售电市场装饰带来的是无限发散、无限遐想。

最后,对于电力相关技术型企业,可以说是原有涉网企业必须得突破电网原有思维去与其共同发展与推进电网智能化的企业,是最具有创新创造的企业,智能电网如何对接不同主体、如何智能、能否智能化将更多依靠电力相关技术创新型企业去完成与推进。

新能源企业

国家层面上,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配置是国家众多举策中的主旋律;社会层面,能源供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新能源有机会参与到此次大潮中来,提高新能源占比无非是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的一大极好举措。

新能源企业主要有以页岩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分布式能源为主业的企业。

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新能源在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环保的能源高效利用的优势,也是分布式能源应用的先驱力量。

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匮乏及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分布式能源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能源领域。

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既可独立运行,是最近几年发展的“微电网”又一机遇;也可并网运行,是现行新能源广泛应用并向国家电网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力的主力模式。而无论规模大小、使用什么燃料或应用的技术限制。分布式能源高效、节能、环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可以将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超过传统用能方式的效率。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我国未来能源以至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新能源在能源中占比的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选择。中国人口众多,自身资源有限,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依靠自己的能源是绝对不可能支撑13亿人的"全面小康",使用国际能源不仅存在着能源安全的严重制约,而且也使世界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中国必须立足于现有能源资源,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而新能源的引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缓解我国严重缺电局面、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它是能源战略安全、电力安全以及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需要,可缓解环境、电网调峰的压力,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互联网企业

如果说电改是能源互联共享的思想,互联网即是连接思想的中枢神经纽带,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要电改,没有互联网的运用,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年3月5日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

而在此次电改大潮中,能源互联网中互联网+电力无非是电改路上一大亮点。电力方面,具体来说,电网业务数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大数据的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在电力大数据平台上形成可以利用、不断扩充与增值的数据资源,在城市电网辅助规划、配网运营管理、用户用电行为分析、负荷预测等领域全面展开科技攻关,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电力相关技术创新型企业等将可在大数据分析中更好地服务用户与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在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腾讯公司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互联网+”达成全面深层合作,共建智慧四川。同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也与腾讯签订了“互联网+电网”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四川省长魏宏,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出席签约仪式。

因此,互联网企业在电改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未来智能的必然趋势。

(所谓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

低碳、节能环保型企业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生活则叫做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不是简简单单地降低生活标准,是更深层次的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

“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此次“电改”也将加速“低碳生活”、“节能环保”进程,其目的一致,均为减少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做不懈努力。因此,低碳、节能环保型企业有望也在电改路上有所作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介入,帮助或协助企业节能减排,并可通过减排的碳资产进行交易,亦可作资产抑押进行融资。

电改后新格局

对于电改后的售电市场,将迎来新局面,电力用户可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购售电侧放开,通过统一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其中电力用户可以是普通老百姓与工商业,亦可以是高耗能企业。在当前节能减排与电力改革的大局势下,高耗能企业可以通过电力用户可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平台实现节能减排(如下图所示),也可以通过碳交易平台实现。在企业来看,节能减排的途径多了,选择余地也就多了,通过选择优化组合,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

原标题:“电改”后电力市场的掘金点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改革 电价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